【一週E書】這系列故事彷若某種神話遺跡,乍看粗礪,實則細膩
Photo Credit: Unsplash

【一週E書】這系列故事彷若某種神話遺跡,乍看粗礪,實則細膩

文/犁客

從20世紀的七零年代末期開始到八零年代末期,影視產業發展比較成熟的幾個地區不約而同地推出科/奇幻電影,鄰近的日本有讓現代軍隊開著坦克衝進戰國時代的《戰國自衛隊》、把經典文學《里見八犬傳》重新詮釋的《新.里見八犬傳》;香港揉合當時已經很流行的武打橋段推出了《倩女幽魂》和《急凍奇俠》,連一系列和殭屍有關的電影,無論恐怖還是搞笑都會有動作套路。台灣也沒缺席,《魔輪》結合外星人和當年流行的越野腳踏車,而《新西遊記》的內容就不用解釋了,海報文案完全沒講片子在演什麼(因為一看就知道有牛魔王和鐵扇公主),只強調「中國電影科技大突破・千年神話螢幕大奇觀」。

這股風潮由幾道力量推動。二戰結束三十年,許多地方雖仍有地區性戰爭,但世界大抵和平了一段時間,經濟快速成長,開始有足夠的人有能力、也願意把辛苦掙來的錢用在娛樂上頭;而影視產業的技術也因資金與科技而有明顯進步──科/奇幻類型之前不是沒人做,只是不好做,而且做出來效果也不見得理想,但對八零年代前後進入電影院的觀眾而言,大銀幕上聲光效果帶來的震撼,與面對真正的魔法差不多。

當時影視產業發展已經傲視全球的好萊塢,自然也是引領這股風潮的力量之一,那裡推出的這類作品多到難以計算,其中有些現在看仍然會覺得非常厲害。而在好萊塢族繁不及備載的科/奇幻類型電影裡頭,有一種極具特色、辨識度很高──電影海報上通常有個打赤膊或穿很少(或者穿部分盔甲)、高舉武器、肌肉非常精壯的男子,旁邊有個穿得也不多(也可能穿部分盔甲)的女子,身材姣好的話可能就偎在男子大腿側,身材健美的話可能拿著另一款武器與男子並列。海報的其他部分大概會有騎士或軍隊,背景大概會有顏色看來很不祥的煙霧或亮光,有些時候還會有張一看就知道是壞蛋的大臉浮在半空對大家不懷好意地微笑。

一看到這類海報,你就會知道電影的主角是個很能打(不是港式那種華麗武打,而是掄著巨劍硬幹)的壯漢,一身肌肉但腦子也不差,絕大多數情況不會法術,而他的敵人正是會用法術對付他的奸邪巫師之類角色。

這類電影,統稱為「劍與魔法」,最具標誌性的一部,是1982的《王者之劍》。

現在重看《王者之劍》,你大概不會覺得特效很強,但仍然會被某些扎實的東西觸動──不是年輕阿諾漂亮的肌肉線條,而是一種界於傳說與現實之間的敘事情調,情節聽起來既不可思議又一廂情願,但某個質樸實在的東西撐在基底,厚實得讓你不得不相信:那個揮著劍與魔物對抗的野蠻王者真的曾經存在。

《王者之劍》改編自「蠻王科南」系列小說。這系列寫於距今九十年前的1930年代,作者是三十歲時就自我結束生命的勞勃・霍華。現在讀這系列小說,你大概不會覺得情節很出乎意料,但肯定會被霍華說故事的方式吸引──他的文字讀來像是詩、韻文、古代歌謠被吟詠傳奇的流浪詩人揉合之後神祕地描述,同時呈現以一己之力對抗世界的頑強原始,與精雕細琢的魔幻風韻,彷若某種神話遺跡,乍看粗礪,實則細膩。

蠻王科南」系列其實是近代奇幻的開創者,「劍與魔法」的奠基石,倘若你是奇幻類型的愛好者,就會從這個系列裡讀出後續許多經典作品的源頭;倘若你不是奇幻類型的愛好者,讀這個系列也會獲得許多樂趣──它會在瞬間把你帶到一個不存在的時空,那裡的你舉劍對抗著黑魔法,一如這裡的你用閱讀對抗所有麻煩。

▶▶看看【現代奇幻的發端《蠻王科南》經典重啟!蓋亞文化翻譯小說展~ 】!

▶▶看看最新上架的電子書!

延伸閱讀:

  1. 她們比你在現實世界認識的朋友更真實,因為你懂她們
  2. 書是反應社會重要議題的真正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