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耀升之黑是最溫暖的顏色】牯嶺街裡的文學導演楊德昌

文/張耀升 「那段沒有人有興趣提起的年代,其實決定了台灣目前的命運,但是我相信它是在種很特殊的氣氛狀況下面被刻意忽略,並不代表那個時代的空白,或是我們對當時事情的健忘。」 這段話是楊德昌受訪時對《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的背景,1960年代,所下的註腳,同樣的,也等同是楊德昌對自我創作宣言:他的創作不只…

我曾侍候過坎城最佳導演──我的楊德昌

文/詹正德 1994 年底,我加入日籍韓裔導演林海象的電影《孤島》拍攝劇組(此片日後的正式名稱叫《海鬼燈》,拍的是井口真理子來台遭殺害的故事,編劇唐十郎,女主角唐娜),殺青那天晚上在和平東路「後現代墳場」開趴慶祝,楊導、倪淑君等人也到場。我一向是這種聚會的角落觀察者,那天又聽父親說舅爺因肺癌住進榮總…

文青移動的歷史軌跡──記「台北城市散步:濃縮文青日」

文/鳳梨 夏天尚未到來,氣溫已經飆升至三十度。十一點四十五分,公館附近的文青們還沒開始活動,街道還維持著住宅區的居家感,但我走得很焦急,因為我趕著參加「台北城市散步:濃縮文青日」活動,現在已經來不及趕上活動開始時在微光咖啡的花茶了,所以有點遺憾。趕到集合地點,發現導覽隊伍剛出發,我快跑加入隊伍後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