扭曲體制中被無端擺弄的意外人生──《流氓王信福》

文/臥斧 ※原刊於【Medium】,經作者同意轉載 小說或電影等等故事載體裡倘若出現警探之類調查罪案的角色,有時會提到某種對於罪犯的直覺,某些作品裡的老資格警探角色會以此判定新人能否勝任工作,某些作品裡會把這類直覺的準確性提高,尤其是想要強調主角威能的故事,可能出現主角的直覺精準、獨排眾議,最後擒得…

案件要精采,不用華麗;要有連續殺人案,要有偵探──專訪紀蔚然

文/犁客 「我認為劇本屬於聽覺,」紀蔚然說,「而小說,屬於視覺。」 國家文藝獎得主紀蔚然以劇作家及教授身分聞名,發表過多部知名劇作,十年前跨行寫小說,一鳴驚人──擁有文學博士學位,不過寫的是相對通俗的推理故事,讀的是西方理論,筆下明明是台灣日常。創作形式雖然不同,紀蔚然看來轉換得輕輕鬆鬆,說起創作狀…

【一週E書】沒見過黑社會,只是沒看見那些蓋在底下的真相

文/犁客 幫會形成大約有幾種原因。一個是一群人想幹些權力階級不想讓大家幹的事──不一定是「壞事」,像「反清復明」這種會讓你一看就覺得好棒棒的事也算──而做這些事可能需要更多人需要更多錢等等,這群人於是會開始分工、形成某種制度去做這些事。 另一個是一群人沒被權力階級當回事,為了自力更生只好集結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