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寫作時總想傳達一個理念:人是良善的。」──專訪吳念真

文/犁客 「到了一個年紀,」吳念真說,「閱讀真的變成非常非常非常簡單的一件事。」 吳念真拍廣告、演舞臺劇、當導演當編劇,大家幾乎都忘了,他剛退伍、白天工作晚上唸大學夜間部的那段時間裡,連得了三年「聯合報小說獎」──初入藝文界時,現今人稱「吳導」的吳念真,身分是「作家」,「閱讀」是他從小開始就有的興趣…

身邊那些擁有能力提供生活所需的人和技藝,從課本裡根本學不到

文/林立青 我的人生記憶應該是從國小開始,記得那時候常搬家,或者睡在工廠內,在最早的印象之中,有大型印刷機台和各種設備堆砌。那時候的印刷師傅每個月有五、六萬薪資,我父母後來也借錢開設了小小的印刷廠,但我對工廠的印象不深,當時流行把孩子送到安親班,晚上再去接回,有時候會讓孩子在廠內過夜。 師傅們會去檳…

無論你做哪一行,我們全都是做工的人;我們應要認識,其他做工的人──閱讀《做工的人》

文/臥斧※本文轉自作者部落格,經作者同意轉載 「那時候流行的是保力達B配上莎莎亞椰奶,這樣稱之為『一組』。」臉書上的這段文字,讓俺感覺當年在工地當臨時工時,那種攪著水泥及鐵器氣味的懊熱,似乎又籠在周圍。 俺當臨時工的年代,工地最常見的飲料組合是保力達B加小虎咖啡(不知道的人快去google),也看過…

喝保力達B的托爾斯泰──專訪《做工的人》作者林立青

文/犁客 「老師一開口制止,我就會說:『啊就是看不起我們做工的啦!』」林立青笑著說,「我小時候就知道怎麼操控語言去達成目的了。」 中學時代,林立青拿到啟智班同學在課堂上製作、分送的餅乾之後,沒理會當時還是上課時間、跑進隔壁班教室與同學分享,老師剛要開口責備,就被林立青一句話堵住聲音──林立青從小跟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