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沒有品味,通常是因為主觀意識太強,又沒有累積足夠的客觀知識

文/水野學;譯/葉韋利 客觀知識的多寡,決定了品味的好壞 品味是建立在知識之上,這個觀念我應該已經傳達得很清楚了。 不過我想再說明一點,我並不是指任何知識都一定是好的。 舉個簡單的例子,想想流行時尚。 假設有位A君,從學生時代起,「總是穿著看起來很普通的針織衫,卻令人覺得既時尚又有品味」。 對時尚沒…

品味是現代人的禮貌,不需要品味的工作正在減少

文/水野學;譯/葉韋利 品味好壞攸關個人及企業存亡的時代 有些人認為「品味跟自己沒什麼關係」。 反正自己既不是創意總監也不是設計師,從事的工作似乎也不會受到品味好壞的影響,平時講到品味,大概只有挑選衣服的場合吧……。 我認為這完全是錯誤的想法。 我並不覺得有任何一項工作不需要品味。就算真的不需要,身…

只要有人發問我都傾囊相授,good design company是一家「零商業機密」的公司

文/水野學;譯/葉韋利 品味並非與生俱來 通常我都很乾脆地公開一切。 比方說,只要有人問我:NTT docomo的品牌──「iD」是怎麼產生的?「熊本熊」為什麼是黑熊?我都會照實回答。 在接受採訪時,只要被問到怎麼產生創意?怎麼創作?我總是知無不言。至於當中的本質和具體步驟,也會在演講或大學課堂上詳…

「這個考試不會考!」學校教育為何讓我們成為「音癡」與「畫畫很醜」的沒自信大人?

文/水野學;譯/葉韋利 孩子們天生懂得展現「品味」 人們對品味之所以會產生誤解,認為它難以捉摸,且只有少數出類拔萃、與眾不同的人才能擁有,或許就是因為大家想到品味時,往往會聯想到與美術、藝術或設計相關的事物。 其實多數人在童年時期都曾接觸過美術或藝術。 而且也沒有限定要生長在藝術世家,或是父母對此特…

水野學:掌握這些基本中的基本,版面就會變得賞心悅目且充滿品味

文/水野學(Manabu Mizuno) 譯/葉韋利 近來的趨勢,很多客戶決定委託工作的對象,都是因為信任創意總監或設計師的「感覺」或「品味」。 「感覺上,這個方案還不錯」的說法,在一般情況下使用,或許也不會有太大的問題──事實上,很多設計師跟創作者也經常這麼說。 不過,既然品味是知識的累積,就不該…

幾個小訣竅,生活中的美感就立刻提高!

文/水野學 美術課、體育課還有音樂課,對每個人來說都是非常珍貴的時光;卻常因為「對將來沒有幫助」的觀念逐漸遭到忽略,實在令人遺憾。 小學有美勞課,多數中學也有美術課。但有多少人會將美術視為一種「學問」呢?無論老師或學生,恐怕都抱持著「藝術科目不是學問」的認知吧,證據就是課堂上幾乎把時間全部花在技術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