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續的好意,只會被當作權利。

文/趙明局;譯/王品涵 「持續的好意,只會被當作權利。」 這是演員柳承範在電影《不當交易》中的經典台詞。當一個人習慣了別人的好意,便很難再對此抱持感激。假設各位不是時刻敏銳地對他人好意做出反應的人,在某種程度上,也算是過著享受「權利」的生活。 舉例來說,試想因為朋友總是先聯絡我,所以自己就不曾先聯絡…

「你要知道,過度的好意只會被當成權利。」

文/鄭文正;譯/徐小為 老公,你知道嗎?據說請朋友來家裡玩,然後煮義大利麵請他們吃的人有很高的機率是不太會煮飯的人。因為只要照著包裝標示上寫的時間煮麵,在市售的現成醬料裡加入洋蔥和培根,把麵倒進去,拌一拌、炒一炒就完成了。 這個故事讓我想到瑪芬蛋糕,不論是多菜的烘焙新手,想把瑪芬烤失敗都是一件相當困…

善良是,不逼自己去原諒傷害自己的人

文/慕顏歌 有一些行為,永遠只能表示理解, 不能姑息和縱容。 無論是心靈雞湯的書,還是講禪修智慧的書,總在提醒我們,當我們遭遇痛苦而抱怨他人不夠友善的時候,我們應該學會換位思考,學會理解別人,去相信「善有善報、好人有好報」,如果你自己變得更好,世界就會更好。 但是,我想追問,為什麼一昧要求我們理解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