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蕙慧 本文原載於作者臉書,經同意後轉載 我最早讀到史景遷的《胡若望的疑問》是唐山書店的版本,那時候給我留下的強烈印象,在後來讀到麥田版的《婦人王氏之死》,再次重現。 當時,除了《追尋現代中國》,我還沒有讀到更多史景遷的著作,但隱約覺得史景遷對「人」的興趣,高於時代與事件,構成歷史的要件是「人」…
文/陳蕙慧 本文原載於作者臉書,經同意後轉載 英裔美籍中國史學家史景遷在台灣有多種著作,最著名的除了《追尋現代中國》以外,還有《太平天國》、《毛澤東》、《天安門》等等,在其「理解近代中國,應從十七、十八世紀(明末)起」的主張之下,有最起始的博論《康熙與曹寅》,及其後的《大義覺迷》、《陶庵夢憶》等,都…
你的第一本經典,也許是眾多小篇故事集結的《格林童話》、大人強塞進你手中要你背誦的《論語》、《唐詩三百首》,又或者是兒童版的《西遊記》、《三國演義》,它們伴你度過了一段童年歲月,並且勾引出你對世界的想像力與理解。 只是長大後,隨著生命層次的提升,個人成長環境、遭遇處境的不同,你有時會忍不住質疑起生命的…
本週四(6/25)播出的「經典也青春」再度邀請到歷史作家、譯者廖彥博來到現場,為我們介紹英國作家喬治・歐威爾在親身參與西班牙內戰之後,所寫下的報導文學作品《向加泰隆尼亞致敬》。 在這場戰爭初期,歐威爾抱持著滿腔理想,希望能透過這場戰役,與從世界各地前來參戰的志願者,一起推翻佛朗哥的右派獨裁政權,並落…
於本週四的「經典也青春」中,邀請到了作家、譯者廖彥博來到節目現場,與各位聽眾分享讓《圍城》的作者錢鍾書也「嘆為奇作」的《小人物日記》。 與眾多描寫大英雄的文學經典不同,《小人物日記》的作者格羅史密斯兄弟透過日記體的第一人稱視角,描寫十九世紀末維多莉亞時代中產階級普特爾先生一家的生活點滴。 雖然整部小…
文/廖彥博 《北平無戰事》是一部精彩萬分的懸疑諜戰小說,之所以精彩,除了情節之外,還在於小說的時空背景:那令我們既熟悉又陌生的一九四八年北平城。 二十一世紀初的台灣,關於「民國」的符號在我們身邊仍然隨處可見:買早點時從口袋掏出有蔣中正頭像的硬幣、報紙或公文書上的民國年號、以及不一定出得了台灣島的青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