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端午節與咱們的文創產業有什麼連結,大概就是「詩人節」了。根據我在網路海搜的資料顯示,我大中華民國政府在對日抗戰期間,為了表彰屈原的愛國主義精神,將屈原投江逝世紀念日定為詩人節。當然,屈原愛的到底是哪一國,陳茻老師曾經在〈屈原若是愛國詩人,那他愛的是那一國呢〉文章裡有深度辯證,我只能推測與跟當時中…
其實辭賦一直是古典文學裡很重要的文類,雖然這體類可以上溯到《詩經》,但更多時候賦其實是拿來當成遊戲的題材,像射燈謎或繞口令那一類。且漢代之後賦的寫作者即便有限,但它很容易與當時流行的文類結合,因此六朝駢文風行時有了駢賦,唐朝格律詩流行就有了律賦,宋朝古文復興於是有散賦……有沒有一種明天早自習國文要小…
文/譚健鍬 屈原至於江濱,被髮行吟澤畔。顏色憔悴,形容枯槁……於是懷石遂自沉汨羅以死。(《史記.屈原賈生列傳》) 姓名:屈原(羋姓,屈氏) 身分:楚國左徒、三閭大夫 活動範圍:湖北西部──湖南北部 生存年代:約西元前三四○年~前二七八年,約六十二歲 端午節原本跟屈原無關 兩千三百年前,南方的汨羅江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