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很多人來說,看見植物時,高的就叫「樹」,矮的就叫「草」,有開花的就叫「花」──這當然大抵沒錯,不過多少有點可惜。倒不是說你非得要認識所有植物的品種或特性,而是植物們其實與我們生活在一起,在家裡的特意裝飾、在前往捷運的路邊、在得抽空才能去的山林野地,或者在陽台棄置容器裡,你根本不刻意栽種,它們也會出…
文/廖偉棠 「梭羅這人有腦子像魚有水、鳥有翅雲彩有天空梭羅這人就是我的雲彩,四方鄰國的雲彩,安靜在豆田之西我的草帽上 ⋯⋯ 太陽,我種的豆子,湊上嘴唇我放水過河梭羅這人有腦子梭羅的盔── 一卷荷馬」 ──海子 我最初對梭羅感興趣,並非因為《湖濱散記》,而是因為這樣一首怪怪的詩《梭羅這人有腦子》(上引…
有的人讀梭羅的《湖濱散記》會想獨居在自然之中、悠然自得地遠離人群,有的人會想要做出版(?);有的人編時尚雜誌會想到該在裡頭放臉紅心跳的性愛專欄,有的人會想放古典鋼琴練習指導(??);有的人工作時會計算自己要賺多少才能過安穩的生活,有的人會計算自己可以在多窮的狀態下安穩生活(???) 其實生活上的許多…
文/總編輯 齊立文 近來關於12年國教國語文課綱,文言文選文比例該增該刪,引發許多討論。在相關的新聞報導中,我看到了高中時學過的「中華文化基本教材」,回想起自己肯定曾經因為「考試要考」,而努力背誦了《論語》《孟子》《大學》《中庸》裡面的經典語句。 我無法確定這些「文言文」,是否有助於提升我的文學素養…
文/蔡瑞珊 從閱樂到青鳥書店,像是從一間熱鬧滿溢的藝文場域轉個彎走進城市裡的修道院,院外車水馬龍,院內沈靜安心。每天早晨從玻璃三角窗戶外透進來的天光,樹葉搖曳的光影,令人感覺空靈寂靜,坐在書店內擁有四面照射而來的亮光,幸福極了! 李清志《靈魂的場所》裡有一間令人著迷的修道院:法國里昂拉托雷修道院,極…
親身踐行理想 返璞歸真非紙上談兵 1845年3月,28歲的梭羅帶著借來的斧頭與29元的木料,在瓦爾登湖畔砍樹造屋,開始進行他的「生活實驗」──用極少的時間從事有關維生的工作。他在森林中尋找食物與水源,也自己墾地種菜,加上親戚的小額援助,一年花費僅8美金。梭羅認為,眾人讚揚並認為成功的人生,不過是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