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約翰.海利;譯/陳依辰 醫生告訴我要兩週才會看到藥效,但就在我領藥的那晚,我感受到一股暖流在體內流竄,一種輕柔的彈弄,我確定那是我大腦突觸發出聲音,進入正確設定。我躺在床上,聽著自己錄的、聽到快爛掉的精選錄音帶,我知道,接下來很久的時間,我都不會再哭泣。 幾週後,我離家到大學報到,帶著新的防禦武…
文 / 安德魯.所羅門,譯 / 齊若蘭 麥可‧波倫曾在《紐約時報雜誌》的文章中指出,在判定某種物質究竟合法或非法時,其實沒有真正一致的基準。他寫道:「媒體上充斥著模糊不清的藥品廣告,不僅承諾有效止痛,還宣稱能帶來愉悅,甚至滿足感。在此同時,廣告業同樣煞費心思,以『無毒美國』之名,妖魔化其他物質。我們…
文/約翰.瑞提;譯/ 謝維玲 我應律師要求以證人的身分出席,說明她的精神狀況。現在,我正在接受交叉詰問。 艾美是個聰明、美麗卻又內向、焦慮的女人,一天到晚擔心這個、煩惱那個,隨著她那經常飛往各地的另一半愈來愈沒興趣當她的老公,還有他原本還算穩定的批判個性愈來愈變本加厲,艾美開始憂慮起最壞的狀況:她童…
文/史考特.史塔索 為什麼別人對我們的看法會影響我們的微血管循環? ──達爾文,《人與動物的情感表達》(1827) 臨場焦慮有時像是特別為你設計的惡作劇,好羞辱你。 ──馬歇爾(John Marshall),《社交恐懼症》(1994) 《精神病症診斷與統計手冊》把社交恐懼症分為兩類:特定性的與廣泛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