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愛群聚的客家人:宗族聚會的當代意義

文/田勗.照片提供/謝見辰.插畫/陳瑋姿 你曾在清明時節看過「萬人掃墓破金氏世界紀錄」的新聞嗎?根據資料顯示,全台祭祖人數最多為葉春日公派下,可以一次邀集近萬名海內外子孫齊聚新屋區祖塔祭祖,供品多到得擺在地上,好不熱鬧!然而,近年來這樣的景況可說是越來越少。少子化現象與主流的核心家庭組成已經大幅改變…

誰說內向者想到參加聚會一定要頭痛?

文/ 貝絲.碧洛;譯/吳書榆 交誼活動本身不一定讓人疲乏。你可以用各種不同的方法照料你的內向能量,但同時又能與人們建立起有意義的關係。 第一件要記住的事(可能也是最重要的事),就是放輕鬆和呼吸。給自己空間,去關注身體是不是緊張,或者你是不是憋住呼吸太久或呼吸淺而急促。把肩膀放下來,頭動一動,手甩一甩…

僅是因為身體周圍有滿滿的人,都會消耗內向者大量的精力

文/瑪蒂.蘭妮 那個房間人潮像大海。喧鬧的聲音幾乎要震破我的耳膜。我掃視了一遍那個房間,想要尋找一個安全的角落。我的胃開始痙攣,呼吸變得急促,我想要逃避。我的丈夫麥可卻看見了他想要打招呼的朋友。他很興奮,他喜愛聚會。他穿過擁擠的人群,一路上都在微笑、點頭。我徑直走向洗手間,待在那裡,欣賞著壁紙、手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