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者舉手】歐洲、亞洲,東方快車的那些年──《午夜的佩拉皇宮:近代伊斯坦堡的誕生》

文/葛芸 這座城市光是名字就能展現出其所身兼不同的文化風貌:伊斯坦堡(Istanbul),或是君士坦丁堡(Constantinople),在不到一百年前,這座城市同時使用著兩個名字。端看選擇哪個稱呼,便能窺見使用者背後的文化認同及出身。 伊斯坦堡從古至今便因其地理位置而獨特,跨越歐、亞兩洲,基督教與…

「全台灣規模最小的書展」線上開幕!

本文轉自黃哲斌臉書,經作者本人同意轉載 春節期間,我家四口照例不遠遊,除了吃睡、回丈母娘家、爬爬郊山,此外就是窩在家裡,啃啃年前像花栗鼠一樣,囤積下來的書堆,至今還沒啃完。 昨天到週末,是每年一度的台北書展,雖然,今年承辦單位捅了一個很糟糕的錯誤;然而,還是推薦大家有空去逛逛。 尤其,出版人譚光磊再…

從遠古到1930年代的巴勒斯坦抗爭,一次細說從頭……

文/諾亞.弗洛格(Noah Flug)、馬丁.薛伯樂(Martin Schäuble) 到底是誰先定居在這塊聖地上,以色列人還是巴勒斯坦人?這個問題常常被提出來,但很難找到明確的答案。其實這樣的提問根本就錯了。早在「以色列人」和「巴勒斯坦人」的詞彙出現在文字之前,這塊土地已經有人類居住。現在已經很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