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小說之母」瑪麗・雪萊創作《科學怪人》

「一個人走向邪惡不是因為嚮往邪惡,而是錯把邪惡當成他所追逐的幸福。」──瑪麗‧雪萊(Mary Shelley)

1797 年 8 月 30 日,瑪麗·葛德文誕生。她 16 歲時與雪萊一見傾心,她說:「珀西,我愛你,我要為了我的愛去死!」渾身淨是浪漫細胞的雪萊則回答:「那我和你一起去死!」於是,21歲的雪萊便拋下妻子和兩個孩子,帶著瑪麗私奔了。

除了精彩的感情生活,瑪麗的才華也不容小覷。被譽為「科幻小說鼻祖」的《科學怪人(又譯弗蘭肯斯坦)是她18歲時的作品。故事構想來自一次與詩人拜倫的聚會。那天陰雨綿綿,眾文學家們聚在瑞士山中的一座古堡裡,輪流閱讀過著名的恐怖小說《Tales of the Dead》之後,拜倫提議每個人寫一篇鬼故事來互嚇對方,科學怪人的樣貌和書中情節遂逐漸在瑪麗心中成形,並於 1818 年出版。

故事大意為,一位醉心研究的科學家弗蘭肯斯坦,他夢想能憑一己之力創造出一個嶄新的生命,遂在陰暗的實驗室裡拼湊精心挑選的屍塊,加上電擊與精巧的縫紉技術,卻造出一個駭人的怪物。怪物逃出實驗室後,發現自己受到眾人唾棄,於是展開報復行動,最後自我了斷。

瑪麗的家庭環境很特別,家中 5 個小孩一共來自 5 個父母,她自己是父親前妻的女兒。瑪麗的雙親皆為名人,父親 William Godwin 既是記者也是哲學家,母親則是大名鼎鼎的女性主義作家 Mary Wollstonecraft ,作風大膽前衛,瑪麗則頗有乃母之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