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封丹寓言》 以動物世界嘲諷人類社會

圖為拉封丹雕像,臺階上是一隻狐狸,在他的衣襬下則站著一隻大烏鴉。(Photo from flickr by John Vosburgh

【拉封丹393歲誕辰】

「總要有人愛聽,拍馬屁者才活得成。」──尚‧德‧拉封丹(Jean de La Fontaine),《拉封丹寓言》。

法國寓言詩人拉封丹擅長藉動物世界影射人類社會,揭露政治權貴的醜惡嘴臉,如實反映17世紀法國人民的日常生活。例如〈狼和小羊〉即抨擊強權政治對人民的壓迫,而〈樵夫與死神〉則贊揚勞動者的勤奮,並為他們被層層剝削的境遇感到同情。

他的作品大量運用俚俗的民間語言,深入淺出,簡單流暢。《拉封丹寓言》是其代表作,題材絕大部分取自伊索寓言、古希臘羅馬和印度預言家的作品以及民間故事。寓言中的主要角色可分為十二類,包括男人、女人、神、鳥類、狐狸、狼、猴子、獅子、老鼠、驢及水生動物,故事場景則有森林、田野、茅屋、宮殿等等。

拉封丹自幼在農村成長,大自然對他來說,親切又有歸屬感。19歲時懷著成為教士的理想前往巴黎學習神學,後改學法律。31歲時接替父親職務,在家鄉擔任森林管理員,同時也潛心寫詩,47歲時出版《拉封丹寓言》,頗受讀者喜愛。

Readmoo,陪你閱讀經典好書。
https://readmoo.com/ke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