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本主義下的運作模式 整個城市都是我的化工廠

(Photo from 整個城市,都是我的化工廠FB

「一般以為,食品裡的化學添加物所引發的健康問題,不外乎過敏、皮膚搔癢、長疹子或是紅腫等小毛病。但根據最新研究顯示,它所引發的疾病比這些過敏症狀嚴重多了,甚至可說是健康的一大殺手。例如味精可能誘發阿茲海默與帕金森症;食用色素則會導致注意力缺失過動症及偏頭痛;俗稱代糖的人工甜味劑甚至可能致癌;而防腐劑則會傷害消化系統,導致免疫系統失調。」──《把化學吃下肚》。

上述的疾病風險,是食品工廠為了製造需要與產品利潤所創造出的東西,這些食品添加物使人類的糧食供應鏈起了巨大的變化,食物的生產方式不再以人體自身需求作為考量,而是為了超市、超商及跨國輸送系統等外在因素量身訂作,因此麵包放了半年,外觀沒有發霉,口感沒有異常;標榜「純天然」的水果優格,保存期限長達兩周,但我們嘗到的果粒,究竟是水果還是化合物呢?

把化學吃下肚》一書以簡單易懂的敘述語言和範例,告知社會大眾食用化合物的危險無所不在。有人會說,這樣看下去什麼東西都不能吃了,但作者的目的不是為了製造恐慌,他的想法很簡單:人們有知的權利。尤其當許多知名食品企業不僅隱瞞其加工產品可能產生的健康問題,並擺出一副「我又沒強迫你消費」的姿態時,作者的如實揭露絕對有其必要。

Readmoo,陪你閱讀經典好書。
https://readmoo.com/ke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