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媽問我為什麼跪著看電子書——余風《逐路台灣》

文/正好

Photo from flickr cc by Thomas Frost Jensen

什麼時候最適合看電子書呢?

有人說,是在馬桶上一個人的閱讀時光;有人說,是公車上搖來晃去眼睛沒地方擺的尷尬片刻;有人堅持,那絕對是旅行時無法取捨帶哪本書的時候;有人則認為,那莫過於坐在美容院裡等頭上工程完成的那無法用壹周刊打發的幾個小時。

我呢,則喜歡帶著一片平板就出發旅行。不管是近郊、深山野地或者遙遠的國度,我們再也不需要帶著好厚好厚好貴好貴的旅遊書,平板裡可以裝著所有我們需要的旅遊資訊,隨手一點就能查找。

帶著「公路邦」創辦人余風的新書《逐路台灣》去四處兜兜轉轉,就有這種好處。不管開著、騎著、搭著車到了任何書上提及的公路美景甚至奇景,都可以隨手點閱作者對這個公路的描寫——不管是一般的美景導覽,甚至是讓人幾乎要跪著看電子書的交通豆知識(你到底都從哪裡知道這種事的啊~),余風可說信手捻來,不時還搭配幾句詩詞歌賦⋯⋯好吧我只能說,市面上的台灣鐵路書不少,公路書這可是第一回;帶著人們探查台灣美景的旅遊書不少,把超冷豆知識、公路之最、公路之美、古典文學⋯⋯這些你想得到也好想不到更多的種種,摻在一塊兒做成撒尿牛丸台灣公路概論的《逐路台灣》絕對是破天荒,肯定不止擄獲交通宅的心,那些考據狂、旅遊達人與文青們,這本書絕對也是你的平板裡絕不能少的一冊啊!(迎風吶喊)

話說,十月號的《犢》月刊人物專訪就是這位身兼資深交通宅+甲骨文專家+多所大學中文系兼任助理教授,究竟《犢》月刊是不是能挖出《逐路台灣》作者更多不為人知的秘辛?期待之餘,先來讀讀《逐路台灣》吧!

正好建議:讀之前先在膝蓋上戴好「跪得容易」,免得崇拜作者之餘雙膝一軟,傷軟骨啊~(按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