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本來就該是件好玩的事啊──獨立出版與台北國際書展

文/犁客

「想做點不一樣的事……」把後腦勺一縷長髮編成小辮子,「一人出版」的負責人劉霽笑道,「……不過一開始的想法,真的都只是『好玩』而已。」

2011 年年初,三家臺灣的獨立出版社、兩家香港出版社,以及幾位獨立出版人(包括名詩人夏宇),決定聯合在台北國際書展開設攤位。彼時三家臺灣的獨立出版社中,成立最久的是 2008 年成立的「南方家園」,次之是 2009 年成立的一人出版,最年輕的「逗點文創」2010 年 6 月才成立,到書展時分才營運半年。

獨立出版社和出版人手頭的書不多,資金也不充裕,於是他們打算用最簡單的方式參展。「每個出版社就自己準備一個行李箱,擺自己家的書,」劉霽道,「好玩嘛。」

台北國際書展在 2011 年已經舉辦第十九屆,早年可以讓讀者同時接觸許多書籍、便宜購入大量冊數的優勢,其實早就悄悄被各大連鎖書店及網路書店取代,但場地的租金加上攤位裝潢費用,仍讓大多數出版社將台北國際書展視為每年業績的重點衝刺時段,是故書展會場越來越像賣場,但讀者卻越來越覺得乏味。

於是,獨立出版社這個源於「好玩」的做法,變成「讀字去旅行‧讀字機場」展區之後,成了當年台北國際書展最讓人眼睛一亮的攤位,大獲好評。

既然讀者捧場,隔年自然得再接再厲。「這就像一場秀,」身兼作者及逗點文創負責人兩種身分的陳夏民誠懇地道,「業績很重要,但不是唯一焦點;參展的重點是讓讀者們看到我們的用心、知道我們在做什麼,也要讓他們感受到:閱讀其實是件很好玩的事。」

獨立出版與國際書展

從 2011 年的「讀字機場」之後,獨立出版社及獨立出版人開始每年集結,參展品項越來越多元豐富,參展的成員也越來越多;從 2012 年的「讀字車站」、2013 年的「讀字小宇宙」、2014 年的「讀字部落」到 2015 年的「讀字小酒館」,參展的成員已經增加到 35 個,包括在 2014 年開始加入的「Readmoo」電子書銷售平臺及其旗下的「群星文化」,「讀字去旅行」的攤位儼然成了臺灣、香港、中國三地獨立出版社及出版人的重要集結地,以及向讀者的發聲場域。

或許現今正是獨立出版最好的時代,因為大型出版社難以像獨立出版那樣專注照顧每一個出版品項,頻繁地在網路上與讀者互動,讓讀者信任特定出版者的選書品味,願意持續地追隨。

「對獨立出版而言,參展的重點除了和我們平時就已經建立連結的讀者接觸之外,也可以讓讀者們遇見更多不同的出版品,」陳夏民站在「讀字小酒館」的走道旁說,「許多規模較小的獨立出版社作品,讀者很難在一般書店通路看到,但不代表他們不喜歡這些書。我在這裡常會看到讀者抱著一疊同一家出版社的作品去結帳,這就是證明。」

當然,執行人數少但對展區品質的要求高、加上場租之類的現實問題,「讀字去旅行」每年都把獨立出版人們累得一塌糊塗,「每天晚上都用臉書開會,每次結束後都要計算壁架的成效,」陳夏民笑著看看劉霽,「我真的覺得我們做展很佛心啊。」

獨立出版與國際書展

每年的九、十月左右,南方家園一人出版逗點文創Readmoo 會一起討論隔年書展的主題,接著會有其他獨立出版詢問能否加入,「問題是有些出版者會在開展前一個月才問,實在太晚了,我們的經驗應該要更有效的交流才對,」陳夏民解釋。因此,這群獨立出版人目前正在籌組「獨立出版聯盟」,希望獨立出版社除了每年一次的台北國際書展外,平時也能保持聯繫、互通有無,也為明年的參展主題預做準備。

那麼,獨立出版聯盟明年會讓「讀字去旅行」呈現哪種新面貌?

「還在討論,但一定會好玩;」陳夏民笑得燦爛,「閱讀,本來就該是件好玩的事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