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讀者舉手】絕望的父愛──我讀巴爾扎克的《高老頭》
文/Miffy
讀完《高老頭》的第一個想法是:巴黎難道真是一朵豔麗的罌粟花,讓人明知它會腐蝕人心,卻抵抗不了誘惑、離不開它?巴爾扎克的《高老頭》是《人間喜劇》系列中的作品,他擅長人物角色的刻畫和描寫,寫活了小說中展現殉教式父愛的高老頭、年輕有野心的男子、美麗虛榮的社交花、如梅菲斯特般的匪徒,以及那一群對人間的苦難和悲慘都無動於衷的平民老百姓。這本十九世紀的批判現實主義小說,批判的絕不止是法國巴黎當時的社會狀況,更超越時空,批判了所有因金錢權力和物質慾望而墮落的浮世眾生。《高老頭》忠實紀錄了巴黎的生活面貌,而事實的真相,可怕得就像是一本恐怖小說。
高老頭是一個有錢、有生意頭腦的人,但因兩個寶貝女兒奢華的生活方式而散盡家產,付出一切。只要女兒能開心,哪怕要他像一條狗、跪下來親吻別人的腳,他也不會有半點猶豫。巴爾扎克甚至用「耶穌受難」來比喻高老頭因父愛而受的苦,可見得這份愛有多麼偉大。即使女兒的殘忍無情讓他背負折磨的十字架,他也無怨無悔。這種盲目的愛實在讓人狠不下心苛責高老頭,但我卻能理解別人說出「高老頭還是死了的好」這種可怕評論的原因──因為高老頭活著根本就是在受苦,受不被愛的苦,死亡對他來說或許才是一種解脫,因為他的愛既救贖不了他自己,也救贖不了他的女兒。他的女兒不僅把他送上了十字架,還踩著他的屍體往上流社會頭也不回地走去!
雖然高老頭喚不醒女兒沈睡的良心,卻替哈斯提涅完成了「成長教育」,他讓哈斯提涅這個渴望想成功的年輕人,帶著看清社會的憤慨,決心戰勝這個紙醉金迷的巴黎。除了高老頭之外,還有一個人對哈斯提涅有很大的影響,那就是佛特漢。所有野心勃勃的主人翁旁邊,都缺少不了一個像梅菲斯特的角色,而佛特漢就是那個要哈斯提涅出賣靈魂交換成功的魔鬼。佛特漢讓哈斯提涅認知:要在金錢至上的巴黎出人頭地,僅僅靠腳踏踏實地是不可能的,要有人脈和門路、把女人當工具利用、不擇手段,才能快速致富。佛特漢說的話讓人感到很生氣,卻又反駁不了,因為它是真的,所以就更令人生氣!他的話令人絕望地理解,在這樣的社會裡展現自己的道德良心和付出真情真意,那就輸了,下場就會和高老頭一樣徹徹底底地完蛋。
社會這本書,讀起來太過苦澀,小說中那些外表看似美麗高貴的巴黎人,實際上虛偽空洞,靈魂不斷被慾望所呑噬。這些人無法因為小確幸而感到滿足,他們貪婪的胃口無法被小確幸填飽,最後只能把家人、愛人和自己全都丟進去,吃個精光──這還不是本血淋淋的恐怖小說嗎?巴爾扎克的《高老頭》提醒了我,在徬徨迷失的人生道路上,要看清楚金錢的本質,不該小看它的力量,也不該高估它代表的價值;面對慾望,要學習和它和平共處,讓金錢和慾望成為幫助自己的動力,而非出賣靈魂的理由。那麼或許不管我們想追求的是什麼樣的生活,都能找到專屬的幸福。
Photo from Flickr CC by ActuaLitt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