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難的,不是原諒
文/正好
Q:帖子都發了,可以不結婚嗎?
A:沒有幾個出席喜宴的人真的看好誰。當妳把婚宴取消,也許不少人在心底是很佩服你們的,因為怕難堪而結婚對你們才是最難堪。Q:我是否該放手等她?
A:偉大的愛情都是與傷痛同在的,如果妳問我值不值得放手等,不如由我改問妳,妳相不相信可以放手愛。Q:老公沒了心,該留下嗎?
A:要,就要有能力讓對方心甘情願的給。要奪回愛,妳以為是靠大老婆的身分嗎?還是道德或法律?其實靠的是真材實料的魅力。——許常德《愛情答非所問》
六月,Womany女人迷網站和Readmoo合作了一個「婚不婚?Let’s marry me!」活動,為最適合婚禮的六月,精選了一系列愛情與婚姻的選書,讓想婚族、不婚族與豫婚族都能從中找到問題的解答。
選書有的專業、有的輕鬆,有的談婚論嫁,有的談情說愛,而這本由知名音樂人許常德所著的《愛情答非所問》裡,列出來的幾個問題,卻讓我一看就想到一段塵封的記憶。
曾經有個朋友,在婚前三個月發現未婚夫瞞著她的另外一段關係,我在另一個城市裡接到她哭著打來說婚禮無限期延後的電話,然後在一週後,接到她的訊息,說婚禮如期舉行。
我回撥電話,這次換我哭得不能自己。自小單親被外婆養大的朋友,因為「婚紗都拍了,喜帖也寄了,我不能讓我外婆擔心」的原因,選擇自己把碎了一地的心硬生生再吞回去。
我記得當時威脅她說:妳敢這樣拿自己的終身幸福開玩笑,我是不會當妳伴娘的!
一輩子那麼長,年輕時那麼傻,誰沒有愛上過幾個人渣?婚後發現自己的枕邊人是個渣都還能離婚,豈有婚前發現了伊人或郎君分明是渣還要硬逼自己吞下去的道理?「他其實沒有那麼壞⋯⋯」「他其實對我也不錯⋯⋯」這些辯詞不是出自那個需要被原諒的人,而是出自想要逼自己吞渣的你,而那些自我說服都可以轉個方向毫不違和地變成「他其實沒有那麼好。」「他其實對別人比對我還要好。」
被自己的話噎得啞口無言之際,你真的還吞得下渣嗎?
話再說回來,「誰都會愛上幾個人渣」這句話,反過來想也是「誰都可能當過幾次人渣」。無論自己被傷透了心,或者傷透了對方的心,想要繼續這段感情,最難的不是「我們繼續在一起吧」那個決定,而是原諒之後,要如何不帶陰影不碰傷口地活下去。往後任何風吹草動、鈴響兩聲沒接電話,訊息已讀不回或乾脆不讀不回,都可能引線一般直接點燃已有充足經驗支持的懷疑,燃燒得更快更烈,而那個「被原諒」的一方,則可能因為真的沒做什麼事而煩躁或因為做了什麼事而心虛,總之很容易不耐煩,而兩人之間更容易因此爭吵。
當然,也有溫柔懂事心智成熟的人,選擇原諒以後,會努力找回從前的信任,不翻舊帳傷人,依然無條件信任對方說的任何一句話:喔那時我在睡覺,我在沒有收訊的餐廳,我在工作不方便接手機,我⋯⋯
克服了原諒,克服了比原諒更難克服的猜忌懷疑,這樣的人,就理當得到一份值得信任的感情嗎?呸,沒這回事。
愛情裡的每一個念頭都是賭注,決定原諒是賭,決定信任是賭,決定背叛是賭,決定多重背叛則是⋯⋯呃,應該已經超越賭的範圍,可以委婉稱之為放棄治療了。而任何一個決定失敗後的「再決定」,則永遠會比上一次艱難百倍,倍數以等比級數成長。
你要原諒嗎?你懂原諒嗎?你能接受得起對方的原諒嗎?還是一切說出口的我原諒你與我不會再傷害你,都只是當下情緒化的走一步算一步?只是一時氣不過、捨不得、放不下,卻與「我愛你」並無關係?
一開始的那個故事裡,最後朋友還是如期結婚了,我拗不過她的拜託與多年好友交情,還是當了伴娘,只是從頭到晚都眼眶泛紅惡狠狠地盯著新郎,最後他們經歷了許多波折,目前還維持著婚姻關係,至於這婚姻關係的品質,我不確定,因為朋友老公知道我當初奮力阻止他們結婚以後,就不太喜歡朋友跟我聯絡了。
太多人問「如果這次原諒了,我就可以得到幸福嗎?」,這樣的問題不只無法預測,更是捨本逐末,能不能幸福這回事不完全是運氣或賭注,很高的機率,其實是取決於雙方的心理品質。
愛情之所以答非所問,也許是因為,你總是問錯問題。
Photo from flickr cc by Pablo Fernánde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