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oogle大神出現前,回答各種說不出口疑難雜症的人竟然是……
編譯/黃彥霖
好奇心一直是人類最自豪的特質之一,自從有了 Google 之後這項特質更是被發揮得淋漓盡致。萬能的 Google 大神常要應付來自全球各地各種千奇百怪的問題,諸如什麼是愛?女神卡卡是不是男的?該如何瞬間移動?不過,你有想過在沒有網路也沒有 Google 大神可拜的時候,人們又會到哪裡去找這些奇怪問題的答案呢?
在二十世紀中期的美國人也有大神可拜,而且還是有血有肉的人!當他們某天腦子裡突然蹦出一個極端無厘頭、不好意思對認識的人開口的問題時,他們最常求助的對象,就是圖書館的管理員!
2014 年年底,紐約公共圖書館(The New York Public Library, NYPL)偶然之間找到一大箱封存已久的舊式卡片文件,裡面寫的全是 1940 到 1980 年代之間,美國民眾求助於 NYPL 圖書館員們的各種問題。這些題出問題的人不只限於紐約居民,任何人都可以透過電話或是臨櫃的方式請 NYPL 館員替你找到一個滿意的答案。
NYPL 現在每個星期一,都會從這些卡片中挑出一些比較有趣的轉拍成照片,以#letmelibrarianthatforyou 為主題標籤,張貼在官方的 Instagram 帳號上。
很明顯地,有些問題應該連 Google 也回答不出來。
一起來看幾個有趣的案例:
「有沒有關於被拋棄的女人平均壽命的研究資料?」
「夏娃吃的蘋果是哪個品種?」
「世界上的浴缸有多少比例是在美國境內?」
「能不能告訴我一張美國郵票在背後有膠的情況下厚度是多少?
不好意思我們現在沒有辦法回答這個問題,你要不要先試試看問郵局?
我們就是郵局。」
「夢到被一頭大象追是什麼意思?」
「拿破崙的大腦有多重?」
「我住在北卡的威爾明頓,我爸有座全國第二老的燈塔,請問我哪裡可以把它賣掉?」
即使到了今天,NYPL的「參考與研究服務處」(Reference and Research Services)每天還是會收到至少一百則以上的問題申請,內容從習俗禮儀、連絡資料到血拼的建議都有。有的人選擇用這種傳統的方法找資料是因為沒辦法連上網路,有的人則是因為不滿意網路上找的答案,希望有人能給他一些指引。
現任的圖書館員蘿莎‧卡巴耶羅-李(Rosa Caballero-Li)說:「有些問題是人們半個世紀以前就問過的,而且大概以後也會一直重覆問下去。雖然我們不會知道每件事的答案,但我們會盡其所能給予民眾正確的方向。」
參考資料:Pictorial、NPR、News.com.au、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