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反穆斯林新保守言論四起,激怒史蒂芬金推特大戰網友
編譯/白之衡
2015 年是個動盪不安的一年,世人對種族與宗教的看法屢次遭到挑戰。這次網路筆戰的主角,則是知名作家史蒂芬金(Stephen King)。
繼年初的《查理周刊》(Charlie Hebdo)事件之後,法國巴黎再度遭受恐怖攻擊,而這次更大規模的攻擊更造成共計 129 人死亡。事件後,伊斯蘭國(Islamic State, ISIS)跳出來宣稱自己是這次事件的主導者,因此引起了歐洲的恐慌,人們開始對中東難民關上大門,指責穆斯林對整個西方世界造成的威脅,法國當地有許多抗議民眾開始舉起「穆斯林滾蛋」、「把伊斯蘭教徒趕走」等標語,儼然是一股新保守主義再度甦醒的態勢。
而這一類保守態度,激怒了史蒂芬金,他忍不住在推特上開罵。
因為巴黎事件而憎恨穆斯林,就好比因為仇視同志的威斯特布路浸信會(Westboro Baptist Church)而憎恨所有基督徒。
Hating all Muslims for what happened in Paris is like hating all Christians because of the gay-hating Westboro Baptist Church.
— Stephen King (@StephenKing) November 14, 2015
這是史蒂芬金點燃網路論戰的第一筆推文。至今已經被人們轉推超過 3.1 萬次,其中包含另一位立場向來鮮明反對新保守主義的作家 J.K.羅琳(JK Rowling)。年初,羅琳就曾經在《查理周刊》事件後,因為魯伯‧梅鐸(Rupert Murdoch)仇視穆斯林的言論,而與這位媒體大亨在網路槓上。
史蒂芬金口中的威斯特布路浸信會,以極端仇視同志的立場而聞名,教會成員組成反同糾察隊,時常舉著「上帝恨玻璃」(God hates fags)等標語,在各地的葬禮舉行抗議示威,並宣稱美國遭受的所有災難,比如美國軍人在外戰死,都是因為國家支持同志,而導致上帝降禍於國家。
只不過,並非所有人都像羅琳一樣同意史蒂芬金的看法,許多網友紛紛跳出來回應史蒂芬金的推文,認為他其實做了很不恰當的對比。
比方:
Matthew Sitman @matthew_sitman
如果你認為 ISIS 和一個只不過在葬禮上抗議的 40 人教會能做完美的對比,那你恐怕想得不夠深。
Thomas C. @ThanosVonTitan
如果你同意這種錯誤的對比,那你大概忘了那些人(指浸信會)的演說從來就沒殺死過任何人。
Joshua KIRley @BerwynLooper
你這種扭曲的邏輯才是讓這些攻擊成真的原因。如果基督徒曾經用子彈殲滅一個支持同志的城市,你再來跟我談。
反對的看法如同不止息的浪潮,一波波湧向史蒂芬金。但顯然,他並不會坐著任由另一邊的看法淹沒自己的推特。
針對網友的推文:
Kanye Twitty @10uhseejed
拿自殺背心跟標語比。
史蒂芬金說:
重點是你不能因為一小群激進份子的行為就以偏概全。
@10uhseejed The point is you can't generalize from the behavior of one small radical group.
— Stephen King (@StephenKing) November 14, 2015
又比如:
Brian Dykstra ن @bwadykstra
差別是真基督徒不支持 WBC,而真伊斯蘭支持 ISIS。
史蒂芬金說:
多數穆斯林都痛恨ISIS。
@bwadykstra The majority of muslims despise ISIS.
— Stephen King (@StephenKing) November 14, 2015
之後史蒂芬金再甚為感慨地在推特上另發了兩則推文:
新右翼思想:把美國裝進一個夾鏈袋裡,把所有骯髒帶菌的外國人都趕走。
New right-wing idea: put America in a gigantic Zip-Loc Baggie, keep all nasty germy foreigners out
— Stephen King (@StephenKing) November 17, 2015
然後在美國跟墨西哥之間築一道牆吧。你看,這招在柏林很有效啊,不是嗎?
And let's build a wall between the U.S. and Mexico. Hey, it worked in Berlin, right?
— Stephen King (@StephenKing) November 17, 2015
史蒂芬金與各方網友的筆戰何時會止息尚不可知,但可以確定的是,全世界對這件事的分歧看法與論戰以後仍會不斷發生。只要極端恐怖主義還存在,世界可能就還會再一次次被撕裂。不只是作家,還有我們所有人,可能都還需要很長的時間尋找答案。
資料來源:Huffington Post、Twitchy、Independent、Stephen King Twitter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