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冬陽一直推】是正義魔人的挑釁,還是精心策畫的罪行?──日本漫畫‧電影‧戲劇《預告犯》
「由黃昏的獅子到拂曉的少女,當沒有秒針的時鐘走到第 12 個字的時候,我將從發光的天空樓閣降臨,收下回憶之蛋。」
──《名偵探柯南:世紀末的魔術師》怪盜基德的預告信
在某些推廣推理閱讀的公眾場合上,我會為了挑起聽者的好奇而稍稍加重口味,稱推理故事是一種「刻意挑起競爭對抗意識」的類型書寫。
二零~四零年代英美黃金時期(golden age)的大師艾勒里‧昆恩(Ellery Queen)會點頭認同,他在早期的「國名系列」中曾於揭露真相與真凶前提出「向讀者挑戰」(challenge to the reader),言明「到此為止一切線索已經足夠破解謎題,讀者你知道謎底了嗎?」;這是讀者與作者之間的對抗。
活躍於同一時期的密室之王約翰‧狄克森‧卡爾(John Dickson Carr)與業餘魔術師克萊頓‧勞森(Clayton Rawson)也會欣然同意,畢生鑽研「不可能犯罪」(impossible cirme)詭計的兩人,曾針對「所有縫隙都被自房內貼上的膠帶黏緊封死的密室」進行一場賭局競作,分別完成了經典長篇《爬蟲類館殺人事件》(He Wouldn’t Kill Patience)與短篇〈來自另一個世界〉(From Another World);這是作者之間的對抗。
當然,最普遍的對抗仍要算是推理故事中分屬犯罪與調查的兩方了,尤其像《名偵探柯南》裡的怪盜基德那樣,大大方方向「預定被害者」和恨他恨得牙癢癢的警方發出犯罪預告時,不正是刻意到了極點?
近期在台灣上映的日本電影《預告犯》(Prophecy),也帶著這樣的對立趣味。
某日,視頻網站上出現了詭異的「恐怖攻擊預告」,背景狀似網咖包廂,身穿藍色 T 恤、頭戴報紙摺成面罩的年輕男子,食指指向鏡頭豪邁地宣布:「讓我來預告明天的新聞──」攻擊事件的受害者,包括上個月引發食物中毒案件的食品公司(廠房遭縱火)、製作噁心食物導致餐廳生意一落千丈的前兼職店員(遭綁架並逼吞如法炮製的食物),以及性侵女同學事後還在社交網站上大言不慚的男大生(綑綁固定後拿電動按摩棒塞進__折磨)。利用網路肉搜、實況轉播懲戒惡人過程的報紙男一夕爆紅,同時引來東京警視廳網路犯罪調查科的注意,戶田惠梨香飾演的吉野繪里香警部該如何遏止這股私刑歪風?
乍看之下,這是個傳統追查「誰幹的」(whodunit)的推理故事,只不過搭配了新興的網路工具與直播煽動性,帶點社會派味道緊扣現實脈動。緊接著鏡頭咻地一轉,觀眾很快便知曉生田斗真飾演的報紙男奧田宏明的真實身分,以及與其他同夥一塊經歷的悲苦遭遇,於是新的疑問迅速產生:這個奇妙的犯罪集團究竟打著什麼算盤,想藉由連串犯罪預告與行動達成什麼目的(whydunit)?
有趣的是,這部改編自筒井哲也於 2011~2013 年間連載完結之同名漫畫的電影在日本上映隔天,WOWOW 電視台旋即推出五集電視劇《預告犯-THE PAIN-》,講述電影版故事發生一年後,網路上再次出現由東山紀之飾演的新一代報紙男,同樣先以祕密調查方式揪出行惡之人,接著設立法庭並身兼法官角色,在細數罪狀、提供被告申辯機會後,讓看完轉播的眾人進行網路投票決定有沒有罪,若過半同意有罪便公布個資,任由被告遭肉搜霸凌。然而,如此看似大快人心的激進行為背後,報紙男想表達的到底是什麼?
雖然電視劇和電影都以「預告犯」為名,擔任調查追捕的角色同樣是網路犯罪調查科,兩者卻呈現了截然不同的敘事主題,既可獨立觀賞亦能相互呼應,在「警方 vs 報紙男」的對抗之外衍生出「電影 vs 電視劇」的對照,值得細細玩味──說得大白話些,就是要推大家入坑一看啦!歲末年終先欣賞電影再倒數迎新年,也是不錯的選擇喔。
冬陽一直推,咱們邊告別 2015、迎接 2016,邊繼續推落去~
※專欄內容為作家個人創作,不代表本站立場
推理與社會是緊緊相連的!:
延伸閱讀:
面對岡嶋二人《99% 的誘拐》你能否成功解謎?►►
[not_mobile]
[/not_mobi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