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者舉手】朱宥任X黃致中對談《地下全壘打王》,屬於台灣的棒球小說

【讀者舉手】朱宥任X黃致中對談《地下全壘打王》,屬於台灣的棒球小說

文、攝影/黃婉婷

要瞭解一個國家對棒球的熱愛,或許作品可以瞧出一點端倪,提起棒球題材的作品,總不難聯想到日本漫畫家安達充的棒球漫畫,或是美國證券交易員 Michael Lewis 以另類角度書寫的《魔球》,反之,棒球被稱為台灣國球,相關書寫並不多,新生代小說家朱宥任,1 月 22 日晚間,與小說《夜行:風神鳴響》作者黃致中,以「沒有甲子園的棒球故事」為題,在永樂座,與讀者聊一聊台灣棒球的特殊情境。

地下全壘打王》是新生代小說家朱宥任最新作品,他透過書寫,折射出台灣棒球選手的樣貌及困境,故事中的球員裕雄,舉目所及皆是禁止打球的地方,只好到地下練球,他對牆練打,不輸真正的全壘打王,而有了「地下全壘打王」之稱,但他卻一直沒被教練跟球探看上,少有上場的機會。

這樣的困境,也發生在台灣棒球球員身上,有些打擊跟守備都不錯的球員,一直沒被教練或球探發現,少有上場機會,長期處於懷才不遇、被擺錯位置的狀態,直到合約到期被釋出,非常可惜。這也是為何小說以「地下」作為主角練球的地點,朱宥任說,不論現實或是心理上,都有這樣處於一種一直被悶著,無法百分之百發揮的才華洋溢的球員。「地下」既是現實,也是隱喻,他提及先前就讀文化大學時,校內沒有棒球場,球員多在地下一樓一個狹小的、上面植有假草皮的空間,做傳接球的練習,偶爾去
陽明山下社子島的棒球場練習跑壘。

從高中開始書寫棒球,朱宥任也曾參考棒球小說及漫畫,但有些棒球書寫並未轉化為小說,淪為比賽播報,有些則是故事設定的不合理性,他說,有些棒球漫畫節奏不對,從一、二局起始,翻頁就進展到八局下,但投手不變,比數相同,讓他看了困惑,而這現象不只出現在單一本漫畫。相較之下,日本漫畫家安達充的作品,雖然被批評故事老梗或人物造型固定,但就是好看,即便是結束掉的比賽,都有交代。另一部棒球漫畫《鑽石王牌》,對於比賽細節就掌握得很好,如面對身材高大的投手,跨步小、高壓式投法,這些細節都不難看出創作者對於棒球的了解與熱愛,以及創作者對於棒球是有概念的。

黃致中回應,創作者對於運動有沒有感覺,一看就知道了!比賽只是讓故事進行的要素,不是故事的核心或想要呈現的終點,但當讀者是球迷,對運動投入感情,就知道許多設定,諸如棒球的配球,每個配球都是有邏輯跟意義的。朱宥任這本《地下全壘打王》,是屬於台灣味的棒球故事,然而不同於安達充筆下的角色,能毫不猶疑地寫下目標甲子園,貼在床頭,台灣的球員沒有甲子園可去,這種深植於台灣土地特殊感覺與困境,如此熟悉跟切身,是只有在這塊土地上的人才了解的。

繼《好球帶》後,第二本也是棒球相關書寫,不由得讓人好奇,是什麼讓朱宥任這麼著迷及執著於不斷書寫棒球?朱宥任說,開始迷上棒球是 2006 年傳奇球星陳金鋒回台打職棒開始,不管面對多麻煩的人物,似乎只要派陳金鋒就能全壘打,後來陸續傳出青棒投手被操壞、假球案以及體制問題,身為球迷,不免看得很鬱悶,但即便如此,他仍持續觀看及書寫棒球,不想離開。

黃致中回應,台灣的棒球迷,大概只有比傷心不會輸給任何人,這種愛恨交織的糾結情感,謹慎的美好期待及悲觀,但一如對棒球的持續支持與觀看,他期待宥任的下一本書,能寫出屬於台灣的、更精彩的棒球故事。

※內容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

關於棒球,以及「體育班」:

  1. 《魔球》:別去煩惱那些在你背後議論的人。他們會走在你後面,不是沒有原因的
  2. 【果子離群索書】《暗影》的夢想與夢碎
  3. 【犢講座 35】「貧窮孩子對未來是沒什麼選擇的。」──易智言、張耀升對談《行動代號孫中山》

延伸閱讀:

  1. 暗影
  2. 地下全壘打王

[not_mobile]

[/not_mobi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