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群眾外包,為經典作品換新裝!
編譯/黃彥霖
一本書如果要獲得讀者青睞,除了內容要吸引人之外,設計封面往往也是相當程度影響了讀者對書的第一印象,即使是已經取得了經典地位的作品,也一樣無法擺脫讀者「以貌取人」的命運。而一項群眾外包為核心的「經典再造」計畫,就是希望為這些經過時光淬鍊的經典書找回現代的樣貌,目前該計畫已經交出設計成果,並與圖書館與白宮合作,陸續為經典作品的電子書換上新裝!
幾年前出版《幸運簽餅紀事》(The Fortune Cookie Chronicles)而引起一陣美式中菜尋根熱潮的前《紐約時報》記者,同時也是數位文學工作室 Plympton 共同創辦人的李競(Jennifer 8. Lee),因為參與文學數位化計劃時找不到合適的封面有感而發:「在電子書的時代,要取得一部公有作品的內容是非常容易的事,但卻很難找到適合它的封面,重新設計的費用又高得嚇死人。」
許多經典已經成為公版書(public domain books),它們的發表年代久遠,著作權已不再屬於特定個人或團體,任何人都可以自由使用,因此也成為電子書形式剛興起時第一波被轉成數位文本的目標。
兩年前,在李競的促成下,Plympton 與「創意行動聯盟」(Creative Action Network,CAN)合作推出了「經典再造」(Recovering the Classics)計劃,用群眾外包(crowdsourcing)的方式,結合了散布全球的志願設計師,替 50 種已經進入公版的作品設計了符合現代讀者口味的嶄新封面。
這項計劃最終完成了預期目標兩倍的成果,收到了上百份的全新設計,而現在,他們還要與美國白宮、紐約公共圖書館以及美國線上公共圖書館(Digital Public Library of America)合作,讓這些封面可以實際使用在電子書上。
50×50系列展覽募資中
今年,「經典再造」的目標是希望透過 KickStarter 募資,在全美 50 州公開展示計劃中所設計的 50 款全新封面,同時將它們推廣到各級圖書館與學校當中,吸引曾經因為書封太醜而放棄閱讀的孩子們重拾這些文學經典。
這項被稱為「50×50」的計劃目前已分別在紐約和舊金山舉辦,包括凡爾納的《地心歷險記》、費茲傑羅的《塵世樂園》(This Side of Paradise),以及最近才又被 BBC 改編成迷你劇集的《戰爭與和平》也都在活動中展示了它們重獲新生的書封容貌。
一起來看看這些嶄新的封面吧!
柯南道爾的《福爾摩斯冒險史》

珍奧斯汀的《傲慢與偏見》

塞萬提斯的《堂吉訶德》

卡夫卡的《變形記》

瑪莉雪萊的《科學怪人》

延伸閱讀:在書封上馳騁想像!
資料來源:Recovering The Classics、Slate、Mental Floss、Wir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