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自慢書單】陳子鴻:「就像玩音樂,閱讀也可以只是為了很快樂。」

【我的自慢書單】陳子鴻:「就像玩音樂,閱讀也可以只是為了很快樂。」

口述/喜歡音樂總經理 陳子鴻
整理/陳心怡

我的自慢書單:
記錄城邦出版集團首席執行長何飛鵬人生觀察的「自慢」系列再添新作,在新書上市的同時,何飛鵬邀集各界名人,列出每個人的「人生」及「管理」書單,這是這些名人人格養成的關鍵讀物,也是讀者選擇閱讀時的可靠指引。

我非常喜歡閱讀歷史書與人物傳記,小時候看《三國演義》,就是羅貫中的文言文版本。這類書籍往往展現古人的高度智慧,在我的人生與工作上都非常實用;反而是因工作之需而閱讀的管理或者工具書,我不特別推薦,因為這些書多半讀過一遍就差不多了。

在我的工作圈裡,因為工作時間都很零碎,多數人並沒有閱讀習慣;可能因為我從小就培養了這嗜好,因此工作這些年,總會隨身帶本雜誌或書,一有空檔就可隨時翻閱。

現在最完整的閱讀時間是在飛機上,通常一趟飛行時間我可以看完一本書;其次是睡前,趁一天工作結束後,在沒什麼壓力情況下地翻幾頁,可以放鬆。我不認為閱讀需要跟工作結合,就像玩音樂,閱讀也可以只是為了很快樂、很有趣,但是如果讀到一本好書,這是有後勁的,那種淺移默化的力量會大到你難以預期。

一、《三國演義
三國演義》是我從小到大百讀不厭的經典,而且各種版本都看,小學時,我讀羅貫中的版本,後來有司馬遼太郎版、漫畫版、電視劇至少也有兩齣,真的是因為這本歷史小說太厲害了!其中的智慧涵蓋了管理與人生。

從管理角度來看,曹操就是賈伯斯,天縱英明型的領導人才;劉備看起來很弱,需要大家幫忙,但這種主管才厲害,會把自己身段放得很低、網羅各種人才,因此當時最厲害關羽、張飛、諸葛亮,都願意幫他;孫權就像富二代,不過他並沒把家產敗光。我覺得三國很像各種類型企業主的縮影,三國裡的人在職場上都看得到。

三國演義》卷頭詩寫得非常好,「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過去很多人都在追求基業長青與藍海策略,而那些暢議藍海的企業,到現在還有幾家存在?時代在變,如果連政府都可以輪替推翻,企業又如何誇口永續?我開公司,並不期望存續多久,我只希望這家公司是精彩的,能在短短三十年裡做出些貢獻,這是我追求的目標,也是從三國每個領導者身上所領略的智慧。

二、《資治通鑑

大學時,柏楊出版《資治通鑑》,他出一版,我讀一本,讀《資治通鑑》的理由很簡單:為了好睡。因為讀小說會亢奮,忍不住會一路看到天亮,但資治通鑑實在太無聊了,讀個兩三頁就會想睡,結果讀一讀竟讀出況味!《資治通鑑》涵蓋年代從周到五代十國,一共一千多年,我在閱讀過程中常常會有「這不是之前出現過?」的似曾相識之感,因此讀完之後最大的感想是:歷史不斷重演,人總要碰到事情才會學乖。我之所以如此喜愛歷史,就是希望可以汲取古人智慧,可以避免很多錯誤。

三、《師父

師父》這本書值得一看再看,非常適合想要創業的年輕人來閱讀。現在很多年輕人都想創業,但我其實有個很深的疑問:「你們是真的想創業,還是怕就業?」的確有人很清楚自己適合創業,但更多人是受不了辦公室文化,把創業當成藉口;而且他們往往太過樂觀,只是一味想到好的、用圓夢自欺,很沒有腳踏實地的面對經營問題。

我是工作十多年後才決定創業,當時資本額也很低,雖然一路走來,公司營運都還不錯,但如果當年創業時就可以拜讀《師父》,我可以少走很多冤枉路,如果你想創業,不妨先看完這本書再決定。

四、《賈伯斯傳

賈伯斯雖然有不少小毛病,我也不太欣賞,但這完全不影響他個人對世界的貢獻;就像唐太宗李世民,為了王位,他殺了親兄弟,這毛病可大了,但他建立的大唐盛世影響中國深遠,影響力並擴及海外。不論是賈伯斯或李世民,一家公司的關鍵人物就是老闆,成也他、敗也他,領導者的智慧與魄力攸關企業文化的塑型。

五、《慈禧:開啟現代中國的皇太后》、《毛澤東:真實的故事》、《蒙曼說隋:隋煬帝陽廣》、《蒙曼說隋:隋文帝楊堅》、《蒙曼說唐:武則天

這些人都是政治領導人物,我認為領導人都必須要有五年、甚至十年的遠見,你想把船開往哪去?一般史觀對慈禧採取否定態度,張戎卻不這麼看,這些歷史人物由後人從不同角度詮釋,不但可以豐富歷史本身,我覺得讀者也能從中獲得更多智慧。

六、《宮布利希:寫給年輕人的簡明世界史

別被這本書書名所騙,以為只有年輕人適合閱讀,宮布利西的輕快文筆、善於說歷史故事,非常適合想要從不同角度看歷史的讀者來看。

七、《我在印度,接近天堂也看見地獄

這是一位在美國的印度人所寫。外人都以為印度很亂,然而跟著作者的文字來到印度,讓我有種寧靜的感受,即使外在環境如此混亂,但印度人仍能身在其中處之泰然。這本書給我最大的感觸是,印度人身處在如此不安的環境裡,都仍能保持隨遇而安的心情,在台灣的我們,明明物質環境都在一定水平之上,為什麼心靈狀態卻是愈來愈不快樂?

哪兒是地獄?哪兒又是天堂?我想我們多數人是失去了在生活中為自己找樂子的能力。如果我們可以每天為自己營造一點快樂,比方聽點音樂、運動、喝杯咖啡都行,只要有那麼一刻與自己的心靈同在,快樂就會浮現。

※內容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

►►看更多【我的自慢書單

延伸閱讀:

  1. 三國演義
  2. 賈伯斯傳
  3. 毛澤東:真實的故事

[not_mobile]

[/not_mobi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