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聆聽爵士樂,並且讓未來的生活絕對不再無聊?訣竅就是⋯⋯
Photo Credit: 啟明出版

如何聆聽爵士樂,並且讓未來的生活絕對不再無聊?訣竅就是⋯⋯

文/陳心怡

爵士樂到底該怎麼欣賞、怎麼聽?愛樂電臺「台北爵士夜」、「藍調之聲」與「爵士在台灣」的主持人沈鴻元直接了當地說:「每個人的生活經驗不同,因此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方式聽音樂,不用迷信評鑑。」這對很多把聆聽、欣賞爵士樂視為畏途的聽眾來說,無異是種莫大鼓勵,而沈鴻元會如此告訴聽眾不是沒有原因的。

在「敦南夜講堂:沈鴻元帶你聆聽爵士樂」這場講座開始引導大家之前,沈鴻元先分享自己踏入爵士樂的歷程。在他的中學年代,同學們都流行聽西洋音樂,愈偏、愈怪、愈冷門,就會覺得自己愈厲害,「不管聽什麼類型的音樂,我發現裡頭只要有某種東西,就會讓我特別感動,後來才知道那個讓我會特別感動、特別爽的是藍調。」藍調,中了沈鴻元的胃口,也讓他一頭栽入爵士樂世界,這個摸索經驗非常個人化,沈鴻元也才因而強調每個人都可以自己「連連看」,進而打造出自己獨有的欣賞音樂模式。

什麼是連連看?他從電影、流行音樂、甚至是布袋戲來說明爵士樂充滿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可以四面八方串連。他以「阿湯哥」湯姆克魯斯主演的《落日殺神》為例,扮演殺手的阿湯哥要除掉的一名爵士酒吧的小號手,動手前,他還和小號手聊到已故知名爵士樂演奏家邁爾士.戴維斯(Miles Davis)及其作品,「一邊欣賞阿湯哥,一邊聽爵士樂,或許你會因此好奇誰是邁爾士.戴維斯,而開始去探尋他的生平與作品。」

沈鴻元說,好萊塢電影和爵士樂有密不可分的關係,因為這是美國人熟悉的音樂,因此不只阿湯哥,包括勞勃狄尼洛、喬治克隆尼、丹佐華盛頓等男星,對爵士樂都很有一套,勞勃狄尼洛還在《紐約,紐約》這部電影裡扮演才華不羈的爵士樂手。

流行音樂方面,沈鴻元則以當紅創作型歌手嚴爵的《愛就是咖哩》為例,雖然嚴爵的MV上並未特別註明,但這首歌的原型就是二十世紀對爵士樂影響甚深的艾靈頓公爵的〈Take the A Train〉,主修爵士樂的嚴爵,在創作上有著很深厚的爵士底子,他在《愛就是咖哩》裡大玩文字遊戲,從食物到愛情,聽了很過癮;而同一首曲子,可以橫跨到加拿大籍的年輕女歌手Nikki Yanofsky,她以十四歲創下歐洲爵士音樂節最年輕的歌手演出紀錄,從她的演唱,可以聽到〈Take the A Train〉另一種味道。

從艾靈頓公爵的原曲到嚴爵、再到Nikki Yanofsky,沈鴻元用了我們熟悉的作文為喻,「如果出一道作文題目叫做〈我愛誠品書店〉,每個人一定會寫出不同的文章,爵士樂也一樣。」他說,作文題目是固定的,猶如爵士樂的主題,剩下的內容,全憑作者的生活經驗來充實,古文讀得多的與在山林間成長的人,寫出來的文章絕對不一樣,文采與靈感因人而異,爵士的即興演奏亦如此,當然底子紮實與否也會影響表現,卻都不影響〈我愛誠品書店〉這個既定主題,「同一首爵士樂,不僅是不同的人會唱出不一樣的味道,就算是同一首歌、同一人,重複玩,也永遠不一樣,這就是爵士樂的即興精髓,也可以看出樂手的實力。」

沈鴻元還用了黃俊雄布袋戲雲州大儒俠裡的孝女白瓊來串連爵士樂。他說,黃俊雄布袋戲善用標題音樂,只要某個音樂一出現,觀眾就會知道哪個角色登場。孝女白瓊的主題音樂是〈喔,媽媽〉,講的是喪母之痛,這首曲子完全來自喬治.蓋希文的〈Summertime〉,二十世紀爵士樂三大女伶比莉.哈樂黛(Billie Holiday)、艾拉.費茲傑拉( Ella Fitzgerald)與莎拉.沃恩(Sarah Vaughan)都唱過,歌詞談的是黑人奶媽照顧白人小孩,也道出了黑人的處境與無奈,「一個是碎念屁孩,一個哭媽媽,布袋戲的作詞者很厲害!」沈鴻元用了這幽默的連結來說明,每個人的生活周遭、任何角度都可以連結到爵士樂,只要生活有點改變,都是一種即興,也是爵士的精神。

也因此,他強調「樂迷用自己的耳朵去聽,是好是壞,你自己知道」。沈鴻元堅信的這點,和爵士樂評人泰德.喬亞(Ted Gioia)所寫的《如何聆聽爵士樂》(How to Listen to Jazz,啟明出版)的看法不謀而合,他並引用了泰德.喬亞這本書裡最後一句話鼓勵聽眾:「我在這裡可以為爵士樂迷的未來,自信滿滿預測一件事,保證無人異議,那就是你,絕,對,不會,無聊。這一點,我敢打包票。」

聽完沈鴻元的講座或者是看完了《如何聆聽爵士樂》這本書,最重要的就是要找到自己聽音樂的方式,找到自己在音樂與生活中的即興樂趣,爵士樂一點也不遙遠難解。

let’s JAZZ:

  1. 想進入爵士樂的世界,得先掌握它令人心醉神迷的節奏,或稱「搖擺」
  2. 【閱樂書店書沙龍】用靈魂聆聽,用文字演奏:村上春樹的《爵士群像》
  3. 應用得那麼理所當然,因他已將酒和爵士樂溶進身體──記「村上三重奏──小說‧爵士‧威士忌」講座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