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677696943_f108961e1d_k
Photo from Flickr CC by Sleepyibis

歌手對文學致敬的方式,就是創作

編譯/陳慧敏

歌手也追星嗎?那當然。只不過,當他們著迷某部文學作品時,不是追著作者要簽名,他們用最簡單的方式追星,那就是用他們的音樂語言,創作出一首歌,向作者和作品致敬。

英國《衛報》整理了一系列靈感來自文學的歌曲,摘錄整理如下。

1.〈咆哮山莊〉/凱特‧布希
致敬對象:《咆哮山莊》/艾蜜莉‧勃朗特

縱橫英國三○年代歌壇的英國女歌手凱特‧布希(Kate Bush),歌曲喜愛描寫神秘意境,詩詞優雅如莎士比亞,她的〈咆哮山莊〉(Wuthering Heights)一曲,就是來自勃朗特(Emily Bronte)的同名作品《咆哮山莊》。凱特‧布希在 MV 裡,演出回到舊宅邸的鬼魂凱薩琳,用歌聲在窗邊呼喚摯愛,希望讓她能從窗戶進入家裡。巧的是,凱特和勃朗特兩人的生日也在同一天。

2.〈1984〉/大衛‧鮑伊
致敬對象:《一九八四》/喬治‧歐威爾

今年初甫殞落的搖滾歌手大衛‧鮑伊(David Bowi),在1974年發行的鑽石狗(Dimond Dogs)專輯,發表了〈1984〉等幾首單曲,他的企圖心是把喬治‧歐威爾(George Orwell)的《一九八四》改編成音樂劇,遺憾的是,歐威爾的遺孀索妮亞(Sonia Orwell)拒絕出售版權,計劃因此擱淺了。如今,大衛‧鮑伊過世,《一九八四》音樂劇,未完。(跳轉►►四十年前,年輕的大衛鮑伊說:我要把《一九八四》變成音樂劇!

3. 〈Firework〉/凱蒂‧佩芮

致敬對象:《在路上》/傑克‧凱魯亞克

凱蒂‧佩芮(Katy Perry)在 2015 年超級盃,以〈煙火〉作壓軸,這首歌的副歌唱著︰你只要點燃火花,讓它閃亮,就像是七月四日的煙火,因為你就是煙火,秀出你的價值,發揮出來,當劃過天際。

這首耳熟能詳的流行歌,靈感其實來自作家凱魯亞克(Jack Kerouac)的自傳小說《在路上》 (On the Road),凱魯亞克在 1951 年,年近三十,把自己和友人在公路旅行和浪蕩七年的經歷,化成文字,這部作品屢被退稿,直到 1957 年正式出版,被譽為定義了「垮掉的一代」,許多年輕人受鼓舞,循著他的足跡去找人生意義。

實際上,凱魯亞克自己曾出版《在路上》專輯,收錄他的朗讀,也配上一首〈在路上〉的歌曲,是由煙酒嗓的歌手湯姆‧威茲詮釋,非常有味道。

4. 〈Banana Co〉/電台司令
致敬對象:《百年孤寂》/作者馬奎斯

馬奎斯(Gabriel Garcia Marquez)的《百年孤寂》以魔幻寫實的手法,隱喻拉丁美洲歷史,其中寫到香蕉公司大屠殺事件,跨國資本香蕉公司長期剝削當地工人,工人團結起來爭取工資,卻遭到軍警鎮壓。電台司令受小說情節啟發,寫下了這首〈Banana Co〉(香蕉公司,暫譯)。實際上,電台司令的作品中,不只這首歌跟文學有淵源,像是 1997 年發行的單曲〈Paranoid Android〉,靈感就是出自英國作家亞當斯的《銀河便車指南》中,偏執又憂鬱的機器人馬文(Marvin the Paranoid Android)。

5.〈Hurricane〉/三十秒上火星
致敬對象:〈烏鴉〉/愛倫坡

愛倫坡(Edgar Allan Poe)的詩作〈烏鴉〉(The Raven),描寫一個男人思念已過世的心愛女人,烏鴉在亡靈之夜來訪時,男人跟烏鴉之間的對話。搖滾樂團「三十秒上火星」(Thirty Seconds to Mars)這首歌的歌詞,並未直接受到愛倫坡影響,但主題同樣討論著死亡和愛的失去,MV 導演在影片結尾,以呢喃的語調,念了〈烏鴉〉的一小段:

深深凝視黑暗,我久久站立於此
好奇、恐懼和猜疑
作了凡人過去不敢作的夢(翻譯摘自刁卿蕙部落格

Deep into that darkness peering, long I stood there wondering, fearing,
Doubting, dreaming dreams no mortal ever dared to dream before;

6.〈Atticus〉/喧囂薔薇
致敬對象:《梅岡城故事》/哈波‧李

英國「喧囂薔薇樂團」(the Noisettes)的黑人女主唱 Shingai Shoniwa,用獨特的聲線,迷人的聲韻,開頭唱到:「殺死一隻知更鳥,就如靜默誘惑你的歌。」(To kill a mockingbird is to silence the song that seduces you.)這首以「亞惕」為名的歌,靈感就是來自哈波‧李(Harper Lee)的《梅岡城故事》,這本書英文原名就是殺死一隻知更鳥(To Kill a Mockingbird),亞惕(Atticus)是在小鎮開業的白人律師,為冤獄的黑人辯護,正直、溫暖又富有正義感。

7.〈Ramble On〉/齊柏林飛船
致敬對象:《魔戒》/托爾金

齊柏林飛船合唱團是奇幻小說作家托爾金(J.R.R. Tolkien))的超級粉絲,他們的〈Ramble On〉(漫步著,暫譯)這首歌,就是出自《魔戒首部曲-魔戒現身》劇情,描寫佛羅多受傷後,被送到精靈庇護所,後來在會議上,挺身而出護送魔戒。此外,主唱普蘭特(Robert Plant)就把家裡狗狗取名為神行客(Strider),其實就是《魔戒》遊俠亞拉岡(Aragon)的暱稱。

8.〈Sympathy for the Devil〉/滾石樂團
致敬對象:《大師與瑪格麗特》/布爾加科夫

滾石樂團的〈Sympathy for the Devil〉(同情惡魔,暫譯),深受俄國作家布爾加科夫(Mikhail Bulgakov)魔幻寫實小說《大師與瑪格麗特》啟發,小說開頭描述:撒旦造訪莫斯科,遇到詩人和評論家爭辯著耶穌與撒旦是否存在,撒旦也加入了辯論。小說諷刺了蘇維埃社會,富有深厚的警世意味和魔幻哲理。除了滾石樂的這首歌之外,珍珠果醬樂團(Pearl Jam) 的〈Pilate〉靈感也一樣源自這本小說。另外,滾石樂團主唱賈格爾(Mick Jagger)曾提到,這首歌的另外一個靈感則是來自十九世紀詩人波特萊爾(Charles Baudelaire)。

閱讀,潛移默化的影響力

  1. 這些書,影響了那些大人物的一生……
  2. 【我的自慢書單】陳子鴻:「就像玩音樂,閱讀也可以只是為了很快樂。」
  3. 想不到的幕後推手 彼得·提爾創辦PayPal的點子竟然來自一本科幻小說
  4. 四十年前,年輕的大衛鮑伊說:我要把《一九八四》變成音樂劇!

資料來源:The GuardianReadmoo刁卿蕙部落格余光音樂雜誌Omusic、維基百科條目:凱蒂‧佩芮、三十秒上火星樂團、銀河便車指南、傑克‧凱魯亞克《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