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果子離群索書】真不敢相信,歷史上有那麼荒謬絕倫的醫療奇想!
透過蘇上豪醫師的系列醫普文章,我們才知道,原來醫學界曾經有那麼多荒謬絕倫的醫療手法,那麼多荒誕不經的論點。但這些謬誤的看法,不是醫界的發明,而是有時代背景的,因此從暗黑醫療史,也可以窺看一個時代。
這裡頭可以分成好幾個觀察子題,隨意舉例,譬如偏見。可以說,一部醫療史裡隱藏著偏見史。最近的這本《胖病毒、人皮書、水蛭蒐集人──醫療現場的46個震撼奇想》,提到對女性的歧視偏見。以哺乳為例,啟蒙時代,歐洲醫師鼓吹母乳哺育,大力宣揚餵母乳的好處,但另一方面,也不乏負面宣導,有些醫師認為,不餵母乳,會造成母親產後感染,促使新生兒死亡,且母乳沒能出清,母親日後身體易有腫瘤、膿瘍。曾有未哺乳的母親死後,醫師解剖,發現乳汁充塞腦部組織,而認定她是自作自受。
如果不餵母乳,多找奶媽代勞,許多名醫認為,奶媽多屬中下階級,嬰兒吃她們的奶,會吸收到她們血液中「愚昧、自私、易怒」的成分。
奶媽貧苦,因而愚昧、自私、易怒,是偏見,餵奶會把性格傳送過來,是愚見。這些偏見與愚見,卻是當時的意見主流。
另如手淫一事。人類歷史有段時期盛行手淫萬惡論,電影、小說都有類似情節。許多男人滿腦子性,推己及人,認定女子也一樣熱衷於手淫。本書〈被誤解的縫紉機〉一文提及一些名醫的見解與診斷,例如,有醫師發現,擔任縫紉工作的女性作業員,頗為上眼球頭痛、昏眩、心悸、背疼、白帶、反應變慢、身體僵硬等症狀所擾,他研判是腳踩縫紉機踏板,不斷摩擦到大腿內側及鼠蹊部,形同手淫之故,須以局部冷洗沖液或從事戶外運動、換工作等方法診治。也有醫師苦口婆心,提醒女性騎馬、騎腳踏車可能引發手淫欲望。又有醫師對女性是否手淫,提出兩個觀察重點:大陰唇兩側若大小不等,便是過度摩擦其中一邊所致;利用電流刺激尿道口,若有刺痛感,表示患者比較不會手淫。什麼跟什麼啊。
本書最精彩的一篇是〈杜鵑窩的悲歌──前額葉切除術〉。這篇從一齣戲劇《鳥》提到的天空之城「雲裡杜鵑地」談起,再從已轉化為新聞用語的「雲裡杜鵑地」來解釋《飛越杜鵑窩》的片名所本,並帶出電影裡被診斷為精神病的主角最後遭施以「前額葉切除術」的慘劇,以上的鋪陳是為了帶出「前額葉切除術」一詞。
把「前額葉切除術」發揚光大的是外科醫師莫尼茲,他為多名精神病患施行「前額葉切除術」並發表報告,宣稱效果良好,全球精神科醫師群起仿效,數十萬患者接受這項手術,卻也接收了諸多意想不到的,如智力衰退、反應遲鈍等併發症。儘管爭議不斷,莫尼茲仍以此獲得諾貝爾獎。
這篇文章特別好,就在於寫來酣暢淋漓,環環相扣,接軌無縫。此外本書有多篇以精神病為主題。精神病讓醫學界束手無策,因而發展出許多奇奇怪怪的醫療手法,有的至今仍在使用,如電擊,有的已被斥為荒謬,例如,也是相當駭人聽聞的,以拔牙治療精神病,若無效,可考慮割除扁桃腺、大腸、卵巢等。
這本書名很長的著作,延續《開膛史》《暗黑醫療史》二書,系列寫來,有些醫療手法荒謬到令人瞠目結舌,有些醫學觀念詭異到讓人啼笑皆非。這些奇想醫術發明者或推動者,或異想天開,或想當然耳,想出有的沒的療法。究其原因,無非是知識技術不足,或囿於當代的宗教習俗,實在是時代的限制所致,未必是詐欺斂財或草菅人命。我們在歷史裡也常讀到種種怪誕落伍的觀點,只不過與醫學的連結,一般人所知不多,蘇上豪的系列文章補足了這塊空白,其目的不在獵奇或扒糞,更大希望是避免重蹈犯過的錯,提醒大家,醫學觀念與技術與時俱進,不用譏嘲古人,當下不必自滿。
稍異於前作,這本書論說部分加重了些,例如關於維他命、膽固醇,一些叮囑,語重心長,讀者不是聽聽故事就好。
※專欄內容為作家個人創作,不代表本站立場
當醫學還不是科學的時代:
- 【果子離群索書】茶餘飯後聽離奇荒謬的醫學故事:《暗黑醫療史》
- 【故事‧說書】看醫生、還是賭一把?──讀《科倫醫生吐真言:醫學爭議教我們的二三事》
- 相思病沒藥醫?西方醫學曾經認為相思病與痔瘡、狼人脫不了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