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是國際書展才買書!歐巴馬執政八年的書單總整理
編譯/Jasmine
聽過歐巴馬演講的人應該沒有不著迷的,他迷人的演說技巧與具魅力的個人氣質,有很大部分來自於他深厚廣大的閱讀涵養。日前已正式卸下美國第四十四任總統職務的歐巴馬,過去有著「文學總統」的稱號,在位八年期間,無論是白宮公開的歐巴馬書單、或是他個人在社群媒體上所推薦的作者、還是媒體補捉到他逛書店所買的書,加總起來有七、八十本以上。無論是經典文學、還是兒童繪本、甚至是懸疑驚悚小說,都在歐巴馬的閱讀清單中,甚至他也是個科幻小說迷,中國作家劉慈欣的《三體》就讓他非常著迷與喜愛,並且極力推薦值得一讀。
美國《紐約時報》在他即將卸任美國總統職務之前,與歐巴馬進行了一段專訪,在訪談中他談到,在紛擾的國事與黨派事務中,陪伴他渡過白宮八年歲月裡很重要的一件事就是:閱讀。
歐巴馬說:「閱讀,讓我慢下來,它拓展了我的視野,並且讓我能夠更具有同理心。」至目前為止,除了林肯以外,歐巴馬被公認為是戰後最愛讀書的一位美國總統。
歐巴馬「愛閱讀」的習慣是從小由他的母親安(Ann Dunham)培養出來的。六歲時父母離異,媽媽改嫁後,他隨著媽媽一起搬到印尼雅加達生活。由於當時家境貧窮,沒有辦法讓他有更好的學習環境,於是安就自己當起了歐巴馬的家教,不但每天清晨四點就叫他起床唸三個小時的英文,更是在他還未滿十歲以前就已經把美國《獨立宣言》唸給他聽了。除此之外,安更讓歐巴馬閱讀金恩博士的演講稿、美國民權運動相關的書籍等,讓歐巴馬從小就明瞭不同種族、文化彼此之間的需要互相包容與理解的寬厚胸襟。
應該是受到母親安的影響,所以,歐巴馬也特別重視孩子的閱讀習慣。例如,2014年,歐巴馬前往探視華盛頓特區裡最貧窮的社區,並造訪當地的公共圖書館,在那裡與當地孩子們聊聊天。那天歐巴馬也跟孩子說明,美國政府接下來即將推動的閱讀計畫,更希望能透過免費電子書的推動,以弭平低收入戶家庭裡的孩子的閱讀落差。當然,他也跟孩子分享了一些適合孩子閱讀的書:《金銀島》(Treasure Island)、《人鼠之間》(Of Mice and Men)、《大亨小傳》(The Great Gatsby)等。
歐巴馬不但愛閱讀,也是一個很棒說故事的人。2016年白宮復活節活動,邀請了全美數千名孩童到白宮與歐巴馬夫婦一同玩遊戲、聽故事。歐巴馬與太太蜜雪兒挑了《野獸國》( Where the Wild Things Are)這本故事書,一會扮鬼臉、一會張牙舞爪的比手勢,故事說的相當精采,唱作俱佳。
給女兒的書單 獨立自主有想法
歐巴馬對兩性議題的態度,也可從他的專欄與書單中得知。歐巴馬曾在Glamour雜誌的專欄裡提到,他是一個女性主義者,並鼓勵所有男性應該都是女性主義者。這影響了歐巴馬教養孩子的態度,他認為養女兒不是只要他們端裝保守、養兒子也不是要男兒有淚不輕彈,隨著時代不同,對於性別的態度也應該要不斷改變,因為人人生而平等。
於是,歐巴馬在給二位女兒Kindle裡的書單,他列出了四本小說:諾曼•梅勒(Norman Mailer)的《裸者與死者》(The Naked and the Dead)、馬奎斯(Gabriel García Márquez)的《百年孤寂》、萊辛(Doris Lessing)的《金色筆記》(The Golden Notebook)、華裔女作家湯婷婷的《女戰士》(The Woman Warrior,暫譯)。歐巴馬說,前兩本是很常見到被推薦的書單,後兩本則是他個人認為有趣的書單。
以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的英國作家萊辛,她最著名的作品就是這部《金色筆記》,這正是一部被視為女性解放的小說,被婦女解放團體視為聖經的一部作品。小說中直白的陳述女性內心的思維,故事中的女性並非世俗所認定溫良賢淑的「傳統女性」,在萊辛筆下女性要依自己的選擇去追求所嚮往的事業、感情、以及情慾。而華裔女作家湯婷婷的《女戰士》則是用中國傳統故事《花木蘭》為前導,融合了家族故事,以及湯婷婷在她小時候成長過程裡的自我認同掙扎。從歐巴馬推薦給女兒的書單中不難看出,他真切的希望女兒能成長為有想法、獨立又自主的女性。
至於,歐巴馬自己喜歡看哪些書?哪些書又對他的人生影響甚大?總統的書單一直都成為大家討論的焦點。而歐巴馬也不吝嗇公開這些書單。過往,政治人物或國家領袖所閱讀的書單大多比較是歷史類、人物傳記類。但是,在歐巴馬執政的八年期間所公布的書單,可以發現多半偏向小說、文學類。例如,歐巴馬2016夏季書單中,《列車上的女孩》(The Girl on the Train)、《七夏娃》(Seveneves,暫譯)就是去年相當熱門的驚悚小說。
閱讀獲得啟發 保有美感與詩意的感知能力
在任總統期間,國事無論多麼繁忙,閱讀至今仍是歐巴馬日常生活裡非常重要的事,他總是利用睡前時間閱讀一小時。對歐巴馬而言,閱讀除了能讓他「換個腦袋」之外,透過某些書籍能讓他從中獲得一些啟發。例如,2013年年底,歐巴馬與兩個女兒一起在華盛頓當地的小書店買書,當時一口氣就買了十七本書,其中有一本是安東尼•馬拉(Anthony Marra)的《生命如不朽繁星》(A Constellation of Vital Phenomena),這本書描寫的是一九九0年代後期車臣共和國的戰亂與衝突,《紐約時報》在報導中寫到,或許因為2013年上半年發生了波士頓馬拉松比賽的恐攻爆炸案,使得歐巴馬想藉著《生命如不朽繁星》更深入的了解族裔流血衝突的根源。
縱觀歐巴馬歷年公開的書單裡可發現,歐巴馬與其他政治領袖在閱讀品味上有很明顯的不同。過往的美國總統與世界各國領袖大多喜愛閱讀歷史著作、偉人傳記,或者政治經濟類的著作。歐巴馬的閱讀品味則偏向文學小說類。
歐巴馬曾經表示,在白宮時,他大部分的時間都在閱讀簡報、提案、講稿等,一直用分析、理性與邏輯的大腦去閱讀。可是,一直運用理性會讓人容易失去對美感的感知能力。而他喜愛閱讀小說除了能讓他跳脫現實「轉換腦袋」之外,他認為虛構的故事其實隱藏了強大的力量,透過那些虛構故事裡的情節安排看見關乎著我們在日常生活與社會裡的種種疑問,卻也從中看見了這個國家裡更多元的聲音。
歐巴馬深信,故事可以凝聚人心,透過閱讀書籍與群眾展開對話。他認為,尤其是像小說這樣的虛擬故事,能夠張顯這個世界、社會、或國家人民所映照的問題與現象,故事扮演著重要的溝通角色,同時也讓他獲取不同的觀點。
其實,歐巴馬並非只讀小說,在他那豐富的書單當中,仍經常可見歷史、傳記、經濟等著作,像是:《紐約客》(The New Yorker)前駐大陸記者歐逸文(Evan Osnos)
的《野心時代──在新中國追求財富、真相和信仰》(Age of Ambition: Chasing Fortune, Truth and Faith in the New China),《世界又熱又平又擠》( Hot, Flat, and Crowded)、《其他太陽的溫暖》(The Warmth of Other Suns)、《後美國世界》(The Post-American World)等。
不過,大部分的人樂見,也期待歐巴馬定期公布他的閱讀清單。2015年、2016年,當歐巴馬與家人到麻薩諸塞州瑪莎葡萄島去渡假時,白宮官方網站連著二年公布歐巴馬的夏日書單。這二年的夏日書單包括:《窪地》(The Lowland)、《我們看不到的所有光明》(All The Light We Cannot See)、《第六次大滅絕》(The Sixth Extinction)、《世界與我之間》(Between the World and Me)、《地下鐵路》(The Underground Railroad)、《列車上的女孩》、《七個夏娃》等。
「嗜讀」的歐巴馬當然也喜愛寫作,至今他已出版過三本書:《歐巴馬的夢想之路-以父之名》、《歐巴馬勇往直前》、《為你唱歌:給女兒的信》。卸任後的歐巴馬,也預備展開他的寫作之路,並期望仍然可以定期開列書單,讓公眾透過書本展開對話,促進連結。
對歐巴馬有重要影響的書單:
- 《所羅門之歌》(Song of Solomon by Toni Morrison)
- 《自立》(Self-Reliance by Ralph Waldo Emerson)
- 《戰地鐘聲》(For Whom the Bell Tolls by Ernest Hemingway)
- 《聯邦黨人文集》(The Federalist by Alexander Hamilton, James Madison, and John Jay)
- 《權力與榮耀》(The Power and the Glory by Graham Greene)
- 《羅斯福傳》(FDR by Jean Edward Smith )
- 《沉靜的美國人》(The Quiet American by Graham Greene)
- 《白鯨記》( Moby Dick by Herman Melville)
- 《基列家書》(Gilead, Marylinne Robinson)
- 《出類拔萃之背》(Best and the Brightest by David Halberstam)
- 《黑人的靈魂》(Souls of Black Folk by W.E.B. Du Bois)
- 《癌症病房》(Cancer Ward by Aleksandr Solzhenitsyn)
- 《甘地自傳》(Gandhi’s autobiography)
- 《工作》(Working by Studs Terkel)
- 《國富論》(Wealth of Nations by Adam Smith)
- 《道德情操論》(Theory of Moral Sentiments by Adam Smith)
- 《國王的人馬》(All the King’s Men by Robert Penn Warren)
2015年夏日書單:
- 《窪地》(The Lowland by Jhumpa Lahiri)
- 《世界和我之間》(Between the World and Me by Ta-Nehisi Coates)
- 《所有》(All That Is by James Salter)
- 《第六次大滅絕》(The Sixth Extinction by Elizabeth Kolbert)
- 《華盛頓:生命》(Washington: A Life by Ron Chernow)
- 《所有看不見的光》(All the Light We Cannot See by Anthony Doerr)
2016夏日書單:
- 《當野人的日子:衝浪手的一生》(Barbarian Days: A Surfing Life by William Finnegan)(暫譯)
- 《鷹與心的追尋》(H Is for Hawk by Helen Macdonald)
- 《列車上的女孩》(The Girl on the Train by Paula Hawkins)
- 《七個夏娃》(Seveneves by Neal Stephenson)
- 《地下鐵路》(The Underground Railroad by Colson Whitehead)
歐巴馬喜愛閱讀的小說書單:
- 《雙生石》(Cutting for Stone by Abraham Verghese)
- 《直到大地盡頭》(To the End of the Land by David Grossman)
- 《純真》(Purity by Jonathan Franzen)
- 《大河灣》(A Bend in the River by V. S. Naipau)
- 《完美夫妻的秘密》(Fates and Furies by Lauren Groff)
- 《富麗人生》(Lush Life by Richard Price)(暫譯)
- 《荷蘭》(Netherland by Joseph O’Neill)
- 《兩年八個月又28夜》(Two Years Eight Months and Twenty-Eight Nights by Salman Rushdie)
- 《重新部署》(Redeployment by Phil Klay)
- 《看不見的人》(Invisible Man by Ralph Ellison)
- 《素歌》(Plainsong by Kent Haruf)
- 《回家的路》(The Way Home by George Pelecanos)
- 《什麼是什麼》(What Is the What by Dave Eggers)
- 《亨特‧湯普森的哲學與文學》(Philosophy & Literature by Peter S Thompson)
- 《德瑞克‧沃克特詩選》(Collected Poems by Derek Walcott)
- 《勝負未定》(In Dubious Battle by John Steinbeck)
- 《控制》(Gone Girl by Gillian Flynn)
- 《三體》(The Three-Body Problem by Liu Cixin)
- 《哈利波特系列》(Harry Potter series by J.K. Rowling)
歐巴馬非小說類書單:
- 《野心時代──在新中國追求財富、真相和信仰》(Age of Ambition: Chasing Fortune by Evan Osnos)
- 《快思慢想》(Thinking, Fast and Slow by Daniel Kahneman)
- 《道德的人與不道德的社會》(Moral Man And Immoral Society by Reinhold Niebuhr)(暫譯)
- 《孩子與父母》(A Kind And Just Parent by William Ayers)(暫譯)
- 《後美國世界》(The Post-American World by Fareed Zakaria)
- 《災難的教訓》(Lessons in Disaster by Gordon Goldstein)
- 《人類大歷史》(Sapiens: A Brief History of Humankind by Yuval Noah Harari)
- 《下一次將是烈火》(The Fire Next Time by James Baldwin)(暫譯)
- 《活著就是贏家:英特爾創辦人葛洛夫傳》(Andy Grove: The Life and Times of an American by Richard S Tedlow)
- 《美好永遠的背後》(Behind the Beautiful Forevers: Life, Death, and Hope in a Mumbai Undercity by Katherine Bo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