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謀殺女王」克莉絲蒂為慶生主題的原因是⋯⋯?
編譯/暮琳
有經驗的讀者都知道,著名作家的誕辰與逝世週年通常會是文學界盛會:名家設計的限量版書衣、電影翻拍,甚至紀念音樂會等相關活動,往往讓書迷在大呼過癮的同時心痛荷包變輕的速度。然而更老練的讀者會發現,除了名作家的生日與忌日要背熟外,出版社的創建週年也應該記好。
譬如,今年適逢HarperCollins Publisher出版集團旗下位於印度的HarperCollins India分公司二十五週年慶,該出版社替自己祝壽的方法式,是推出一套二十五本的阿嘉莎.克莉絲蒂小說精裝限量復刻版。
這套復刻系列2017年6月底上市,選入阿嘉莎.克莉絲蒂從1920年至1970年間出版的小說,每本統一定價399盧比。出版社保證這批紀念版從裡到外,從書衣到內文,都與它們的首刷精裝本如出一轍,希望提供一個珍貴的機會,讓這些受歡迎的小說以初版樣貌呈現給讀者。
一家出版社選擇以阿嘉莎.克莉絲蒂作為慶生噱頭的理由可能很多。
從經濟面論,阿嘉莎.克莉絲蒂的銷售量排名世界第三,僅次於聖經與莎士比亞。又或者,推理小說文類熱潮不退,而克莉絲蒂在偵探小說界坐擁雙冠,不僅是公認的推理小說天后,更是有藥劑師執業經驗,以逼真毒殺場景著稱的毒藥女王。
以個人魅力而論,阿嘉莎.克莉絲蒂的人生經歷也不會讓讀者失望。她本人除了是名的作家,也是小有成就的考古學家,曾造訪烏爾與尼尼微等重要的中亞考古遺跡,並將考古學知識及因考古而四處遊歷的經驗大量運用於創作中。《東方快車謀殺案》與《尼羅河謀殺案》等名著皆取材於親身的旅遊及考古經歷。大英博物館甚至在2001年盛大舉辦「阿嘉莎.克莉絲蒂與考古學」特展,足見她在考古界的貢獻。
更難以忽視的是,她本人身上的謎團與筆下疑案相比,懸疑程度有過之而無不及。1926年,阿嘉莎.克莉絲蒂本人出演了一場至今仍未能破解的失蹤記。當時,克莉絲蒂在與第一任丈夫爭吵後駕車離家,隨後她的車被發現停放於白堊礦坑旁,她本人卻不見蹤影。失蹤案驚動社會各界,警方甚至延請柯南.道爾等推理小說家協助辦案。在外界毫無線索的同時,阿嘉莎.克莉絲蒂於失蹤第十一天時,在一座溫泉旅館被人認出來──她換上新髮型、戴上眼鏡,並以丈夫情婦的名字登記住宿。她本人宣稱她對失蹤期間發生過的事全無記憶。
縱使撇開上述各種頭銜與事蹟不論,HarperCollins India仍比其他同行多了一項選擇克莉絲蒂的理由。
HarperCollins Publisher的前身為哈珀與羅(Harper & Row)與威廉.柯林斯(William Collins, Sons)兩家出版社,而威廉.柯林斯出版社與克莉絲蒂淵源甚深。1924年,該出版社以三本書的合約與預付兩百英鎊的禮遇聘請克莉絲蒂成為旗下作家,她的加入使柯林斯發行的犯罪俱樂部(Crime Club)系列大獲成功,阿嘉莎.克莉絲蒂也從此與威廉.柯林斯建立起深厚的友誼與緊密的合作關係,一生未曾再換過出版社。
2010年,HarperCollins Publisher集團簽下阿嘉莎.克莉絲蒂作品的英語版權,延續她與威廉.柯林斯出版社的緣分。成就一位推理小說天后除了需要克莉絲蒂的才華,能夠支持與欣賞她的出版社也功不可沒。當作家與出版社之間的連結不再只是金錢與利益,而是互相信賴的情誼,那便再沒有哪位作家比阿嘉莎.克莉絲蒂更適合與HarperCollins India一同歡慶二十五週年。
資料來源:
First Post、Merit Times、HarperCollins Publisher、Independent、Wik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