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子離群索書】「調查委託只是我用來打發時間的興趣,我的正職是替人復仇。」
Photo Credit: Pixabay

【果子離群索書】「調查委託只是我用來打發時間的興趣,我的正職是替人復仇。」

勞倫斯.卜洛克筆下的馬修.史卡德,偵破凶案、找出真凶之外,另一大快人心的事蹟是,對於司法可能制裁不了的壞蛋,有時和哥兒們以暴力私下擺平,給予重重一擊。

復仇私了的快慰,建立在大眾對司法體系不信任,對自身人權產生不安全感。武俠小說所以大受歡迎,有一大原因是俠客行俠仗義,代替官府教訓惡棍。《包青天》,這依靠刑求來破案的戲碼何以一演再演?讀者已從故事前情知道被刑求伏法的人是真的惡人,而這些惡棍,許多背景硬、不能碰。因此不論包青天用什麼手段,只要公理正義能夠伸張,就贏得人心。

網內人》的無牌偵探阿涅,也以復仇、私了對抗邪惡。可喜可賀,香港小說家陳浩基塑造出這麼迷人的角色。

阿涅是個電腦駭客,他不是循規蹈矩的偵探。推理小說的主角,大多數偵探比警探迷人,尤其堅持正義公理卻帶點邪氣,遊走於法律邊緣,甚至於與警方不和的偵探最有看頭。

阿涅神秘低調,不按牌理出牌,自有道德標準但不從俗;心狠手辣如罪犯,卻嫉惡如仇;手段殘酷,卻濟弱扶傾;可讓自己立於不敗之地,卻屢屢身陷險境再扭轉乾坤。他算計精細,步局深遠,要做就做最大,要報復就給予對手最大痛擊。

阿涅的名字由來便說明了他的行事風格。阿涅是「涅墨西斯」的簡稱。涅墨西斯,希臘神話的復仇之神,是古人把復仇的概念神格化而塑造出來的神。「調查委託只是我用來打發時間的興趣,我的正職是替人復仇。」阿涅說。

「復仇者」阿涅,以網路為戰場,以整治混蛋、教訓惡棍為業。就算犯罪者最後被警察逮捕入獄,也是阿涅以精心設計,使對方落入陷阱。他不喜歡(受不了)「正義」兩字,厭惡許多人打著「正義」旗號,不擇手段,打壓異己——以「正義」為名,強壓對方,和霸凌沒兩樣。因此,利用人性操縱、擺弄他人,是他的強項,但不輕易使用這種能力。

阿涅要的是因果報應,以彼之道,還彼之身,要讓加害者得到相同的報應,如何傷害別人,便得到怎樣的傷害。

陳浩基能創造出這麼充滿魅力、謎樣的人物,全拜寫作風格轉變之賜。他在本書「後記」說道,以往作品著重於情節,迴避多餘的心理描述,這部則以更多篇幅描寫每個角色的個性和思緒,希望寫出他們的血肉與靈魂。除了阿涅、阿怡、一開場便死去的小雯,以及許多相關人物,不論正派反派,職業階層,都形象鮮明,不會相混。

網內人》寫的是「人」的故事,也是「網」的故事──網,是電腦網路,也是人際網路。網路只是工具,無法令人或事物變得正義或邪惡。它有好的一面,也有壞的一面,當我們看到好的一面,就歌頌它,看到壞的一面,就唾罵它。但問題不在網路,而在人心。網民的不理性,盲從,群起而攻,反映的是人性,即使沒有網路,這些人性也存在,只是藉網路而表現出來。作者透過阿涅的分析,把網路心理剖析得頭頭是道,並進一步探究「資訊迷霧」這個數位時代的新興現象。

這也是阿涅此角色令人著迷的另一個原因。阿涅認為「先入為主是調查大忌。」這意謂著,「大膽假設,小心求證」這句老話,在阿涅概念中,另有解讀:求證的重點是要證明所假設的事項是錯的,而不是設法找證據,來支持這項假設。這與現代司法「無罪推論」的精神一致,「毋枉」比「毋縱」更難。

「毋枉」之難,在於當我們設定嫌犯,所有蒐證都會朝此嫌有罪的方向傾斜,先入為主的觀念,很容易冤枉無辜者。人同此心,心同此理。阿涅看透人心,時時提醒自己避免犯錯,因此調查工作鉅細靡遺,反覆檢驗,這樣便多費了不少功夫。為此,作者寫作篇幅增加不少,再加上心理狀態的描寫,使陳浩基寫這本小說,字數超乎預期數倍,從預定八萬多字擴充到三十餘萬。難得的是,小說雖厚,但故事緊湊,節奏不疾不徐,故事非常吸引人,不知不覺便讀完了。

網內人》故事起始於有人在網路討論區聲援因地鐵騷擾案而入獄者,並指控被害人故意陷人於罪,隨後引發網路公審,或說:霸凌。被騷擾的中學女學生不堪受辱,自殺身亡,她的姊姊委託阿涅找出在網路散發謠言的人。因此網路資訊便成為小說焦點。書中呈現若干網路現狀,一方面是錯誤資訊轉貼以訛傳訛、謠言惡意散播等網路之惡,一方面凸顯正義小蝦米扳倒邪惡大鯨魚的網路之善。且看阿涅,操作電腦周邊產品,獲取情資,解開謎團,並以牙還牙。他彷彿具備未卜先知能力,利用電腦先發制人,不免使人興起「有為者亦若是」的想法。古謂「秀才不出門,能知天下事」,那時候,天下還小,事還少,近代人讀報章雜誌,獲知外界之事,但還是片面的,單向的,被動的。到了數位時代,身為宅人,更高的能力來自網路。透過阿涅的操作示範,讓我們見識到,如何利用電腦科技,對世界無所不窺,無所不知。

阿涅本領通天,性格獨特,勇於戳破道德假面,行事俐落。這麼可愛的角色,多麼期待陳浩基能為他創作系列作品,不只這一部而已。

※專欄內容為作家個人創作,不代表本站立場

網路、駭客,與社群:

  1. 【果子離群索書】現在每個社群網站、線上遊戲,都把世界朝他三十年前就想像出來的模樣推去
  2. 孩子玩具、捷運充電孔、社區監視器,都可能藏駭客──絨毛娃娃裡的駭客
  3. 社群媒體的特性:讓我們更強烈感受到自己「被排除在外」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