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戰地春夢》到《哈利波特》,這些故事的結局都和你想的不一樣!?
編譯/暮琳
電影《樂來越愛你》中由艾瑪史東與雷恩葛斯林飾演的男女主角最劇末以一個眼神與微笑替代心中的千言萬語,遺憾的存在與釋然讓故事停在一個令人回味無窮的結尾。然而,在男女主角眼神相觸的之前,觀眾先藉由女主角的眼睛看過一個「如果每件事情都有預期結果」的平行世界,將觀眾引進另一個「如果」,使遺憾更為遺憾,也使遺憾更加必然。
結局便是這麼一回事。作者必須在喜劇與悲劇中、分別與團圓中、生命與死亡中、成功與成仁中選擇一個最必然的世界,徒留其他被流產的可能性定格為永遠的「如果」。
然而,許多作者卻也留下痕跡,讓作者得以一窺倘若作者在某個時刻選擇了另一條岔路,那事情的結局將能有多麼不同。
以下五部著名小說的作者都向大眾公開了故事的方案B,讓經常沉浸書中悲喜無法自拔的讀者有了另一個或好或壞的替代方案能予以寄託。
《遠大前程》──查爾斯.狄更斯
孤兒皮普從小暗戀雇主的養女──艾絲黛拉。艾絲黛拉卻選擇嫁給有錢的情敵。在公訂的最終版本中,皮普與艾絲黛拉在她前夫死後重逢。艾絲黛拉說明她已不是從前冷酷無情的自己,重逢的兩人牽起手向前邁進,明白世間再也沒有事情能將他們分開。
然而,狄更斯最開始的設計中,艾絲黛拉在前夫過世後改嫁一名醫生。皮普與艾絲黛拉在街上偶遇,皮普卻明白兩人永遠不可能在一起。兩人簡單握手寒暄後就此話別,離開對方的生命。然而他的朋友Edward Bulwer-Lytton卻認為這個結局太淒涼,狄更斯因而重寫了故事的結尾。有趣的是,狄更斯也曾在諸如哈迪、卡洛爾、蕭伯納和拉斯金等文人朋友的要求下為他們撰寫特製結局,而每個替代方案的風格都刻意採取向不同的友人致敬的筆法。
《生命中的美好缺憾》──約翰.葛林
海瑟和古斯是一對罹癌戀人。在知道雙方隨時都有可能死亡的情況下他們卻選擇勇敢相愛。兩人在讀了小說《莊嚴的痛苦》後大受感動,破除萬難前往阿姆斯特丹拜訪作者萬豪頓以探詢故事未寫出的結局,卻發現萬豪頓是生活糜爛的酒鬼,而他尖酸刻薄的為人與言語也讓兩人受到痛擊。
原本的結局中古斯癌症復發,最終離開人世。萬豪頓出現在古斯的葬禮上,向海瑟道歉並將古斯寫給海瑟的信轉交給她。
可是在電影版中飾演以撒──古斯好友的演員卻透露,約翰葛林曾說,他原本安排海瑟與萬豪頓在古斯死後決定聯手制裁一名毒梟以紀念他們死去的摯愛,最後在槍林彈雨之中迎向生命終點。約翰葛林的編輯在看到原始版本後認為他在開玩笑,但約翰葛林實則認真無比。
《哈利波特》──J.K.羅林
大眾熟知的哈利波特系列在一場撼動魔法世界的大戰中結束。最後的戰爭在霍格華茲開打,佛地魔陣營對上霍格華茲師生和鳳凰會成員,結束數十年來的糾葛與恩怨。故事最後佛地魔的黑暗勢力被打敗,但過程中也犧牲了許多讀者熟悉且敬愛的角色。
和已知故事不同的是,有小道消息指出J.K.羅林曾為佛地魔安排了完全不一樣的謝幕方式。在這個未被採用的版本中,佛地魔要求催狂魔親吻他的魔杖以獲得能夠殺死哈利的咒力。然而,佛地魔父母的亡靈卻在這時相繼出現。佛地魔隨著父母的現身變得愈來愈年輕,而哈利的疤痕在此同時也得以將咒語反彈。最後,佛地魔被自己的咒語變成一尊雕像,永遠活在他父母的監管下,「無法離去,也不曾渴望離開」。
《戰地春夢》──恩斯特.海明威
一戰期間的美籍中尉亨利在住院時認識來自英國的護士凱瑟琳。亨利與凱瑟琳互生愛意,凱瑟琳也因此懷孕,但亨利在痊癒後仍然被遣返戰場。重回前線的亨利在陰錯陽差下被誤認為逃兵,在好不容易逃離軍法審判後他費盡千辛萬苦找到了凱瑟琳。兩人入境瑞士,終於能過上幸福生活之際凱瑟琳卻因難產而死,徒留亨利獨自傷悲。
甘迺迪圖書館內收藏了海明威為《戰地春夢》留下的四十七種不同結局。其中最正面的版本描寫了亨利在度過痛苦的一夜後太陽升起、春意盎然的景象,「一切彷彿都回到了從前」。而最「看破紅塵」的版本則寫道:「這就是故事的結局。凱瑟琳死了,而你會死我會死,這是我唯一能向你保證的」。至於讓人看見生命希望的版本則是:「除了死亡外沒有其他結局,而出生是唯一一種開始的方式」。
《漢娜的遺言》──傑伊.艾夏
《漢娜的遺言》去年由Netflix翻拍為影集,深入探討青少年霸凌問題的敘事手法獲得廣大迴響。故事中,在女高中生漢娜自殺後與她關係密切的人們都收到了十三捲錄音帶。錄音帶道出了每個人在日常中開的小玩笑、微小的惡意和不經意的舉動如何成為不可挽回的傷害,最終導致漢娜的死亡。
小說作者艾夏曾經表示他原先希望漢娜可以活下來。然而,他決定剝奪漢娜的一線生機,因為他希望讀者能夠認知到「對自殺者而言,永遠沒有第二次機會」。但他也希望讀者能夠體認,「即使經歷過悲劇,人是可以變得更好的。」能夠傳遞出這樣的訊息對他而言無比重要。
與真實人生一樣,作者也必須在故事的眾多可能性之間做選擇。小說的結局可能取決於如何讓讀者從書中得到滿足,也可能以傳達重要的訊息為優先。然而跟真實人生不一樣是,文學作品中還有替代結局的存在來延伸故事中的世界。讀者在遺憾與滿足之外,還有那麼一點機會得以用不同的形式被圓滿。
資料來源:
他們自己都不見得知道結局:
- 整理手稿才發現,原來海明威為《戰地春夢》寫下了47種結尾……
- 爆雷,讓你的閱讀更有樂趣!?
- 整理手稿才發現,原來海明威為《戰地春夢》寫下了47種結尾……作家的工作沒人能夠了解,連作家自己也無法解釋──艾莉絲‧孟若談寫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