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把IG變成圖書館──紐約公共圖書館讓你用Instagram讀小說!
編譯/暮琳
渡假勝地的碧海藍天、由上往下拍的華麗下午茶、眼大臉小的假掰自拍⋯⋯Instagram上一張又一張看來幸福美滿的照片,純粹是想讓親朋好友知道自己生活充實、安全無慮,還是暗暗渴望更多欣羨的眼光與更多的讚?而滑過那些精心套上濾鏡的人生時,你的讚又是真心給予祝福還是帶著微妙的羨慕忌妒恨,深怕不按顯得沒風度,按了又是勉強自己逢迎拍馬?當社群網站讓已經很艱難的現實人生變得更複雜,紐約公共圖書館(New York Public Library)利用Instagram限時動態推出的「Insta Novels」,讓愛書人在滑IG時多了一個喘息的機會。
一名穿著藍衣的女孩走進逐漸放大的眼睛,眼睛再變形為時鐘、紅心、梅花、方塊、黑桃⋯⋯這是紐約公共圖書館上架到IG精選限時動態中的第一部Insta Novels──一本為IG用戶量身打造的《愛麗絲夢遊仙境》。Insta Novels是紐約公共圖書館與當地知名創意廣告行銷團隊Mother合作推出的計畫。雙方協力將經典小說重新包裝,製成限時動態:把Instagram變成另類線上圖書館。Mother團隊為打頭陣的《愛麗絲夢遊仙境》找來Instagram上粉絲眾多的藝術家Magoz擔綱視覺設計,替愛麗絲的故事做出富有設計感又迷幻的動畫頁面。
除了精心呈現的美術特效外,動態中的字體、顏色及各種元素皆經過特別設計,讓讀者可以在最舒適的環境下閱讀。設計採用了偏黃的底色,覆蓋螢幕原本刺眼的亮白。字體則採用了Georgia——一款當初專為微軟公司打造的字型。Georgia的特殊設計讓讀者能輕鬆舒適的在數位媒介上閱讀長文,而特別勾勒的線條則讓Georgia在字小的情況下也能清晰呈現。Instagram本身的設計,則是將版面推向完美的大功臣。Mother團隊的發言人表示,IG在不知不覺中為「線上小說創造了最完美的書架。」從使用IG時手指按壓的地方到翻頁的方式,都與閱讀紙本小說的經驗高度相似。
圖書館對外關係部門的主任表示圖書館的任務是讓世界上的知識更易於取得,而將經典文學結合社群媒體的理念無疑忠於這樣的初衷。館方也在華爾街日報的訪談中提到,希望Insta Novels可以讓大家知道圖書館可以不只是堆滿舊書的 「石」體建築。
為了讓閱讀更貼近大眾,紐約公共圖書館早在2013年就曾推出「地下鐵圖書館」的活動。由邁阿密大學廣告學院(Miami Ad School)的三名學生提案,紐約地下鐵在車廂內裝上了「虛擬書架」,讓民眾能以掃描海報的方式試閱精選小說的前十頁。而乘客下車後,系統則會跳出地圖,為讀者指出前往鄰近圖書館的方向。為了克服當時地鐵上沒有WiFi的問題,圖書館特地採用近距離無線通訊(Near-field communication)的技術,讓裝置可以在沒有網路的情況下傳遞訊息。
努力讓閱讀走出圖書館的紐約公共圖書館在《愛麗絲夢遊仙境》之後,預定接著在IG上架夏綠蒂.柏金斯.吉爾曼(Charlotte Perkins Gilman)的《黃色壁紙》,以及法蘭茲.卡夫卡的《變形記》。身為女性主義代表作的《黃色壁紙》找來了有十七萬追蹤者的設計公司Buck操刀;《變形記》則會由英國動畫導演César Pelizer負責視覺設計。
俗話說「打不過,就加入」。紐約公共圖書館的Insta Novels便是將閱讀最大的競爭者之一——社交軟體,變成推廣閱讀的利器。這項計畫除了為愛書人在IG上開闢了一塊淨土,更是讓沒有接觸過閱讀的人們有了快速入門的機會。省去了所有造訪圖書館的麻煩,Insta Novels讓圖書館自己走向你。下次沒書看時,打開IG,向紐約公共圖書館「借」本Insta Novels吧。
資料來源:
Electric Literature、de zeen、Mother USA、Magoz、Buck、César Pelizer、紐約公共圖書館I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