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週E書】在離別的季節,回頭看看失去的風景
Photo Credit: Unsplash

【一週E書】在離別的季節,回頭看看失去的風景

文/犁客

2018年只剩最後幾天。

有的人在這時早已計劃了來年的種種目標,有的人的計劃最遠只到過幾天去哪裡跨年,有的人會開始檢討這一年沒做好的種種工作,有的人只想在最後幾年清空待辦事項。

其實,最好的做法,是緩下腳步,別急。

我們上班族,大多是身為號稱「中產」實際上處於M型社會低端現代中產階級,小小放肆玩樂負擔得起,但沒法子玩得太狂野,長長待辦清單永遠都在,處理的進度跟不上增列的神速。而許多物事,在我們無法仔細照看的時候,仍然維持似乎正常的模樣,但在我們終於有空細察的當口,就會發現其中滿是無法修補的裂痕。

或者,更常見的是,那些物事終究碎裂逸失,而我們才回過神來,想起實在太久未曾關懷。

包括關懷我們自己。

已故的美國小說家約翰.齊佛,被譽為「郊區的契訶夫」──「契訶夫」指的自然是俄國劇作家兼短篇巨匠契訶夫,作品反映社會現實、直視金權醜惡、同情弱勢底層,同時充滿幽默,而「郊區」指的則是美國城市近郊,那裡一度是中產階級置產安居的所在。也就是說,齊佛寫的多是短篇,內容常聚焦處理美國中產階級的生活景況,人生的起伏,感情的跌宕。

而那些轉折際遇,也是我們的凡人日常。

契訶夫在台灣多年來有些中譯版本,齊佛卻一直沒有被妥適引薦給國內讀者。

直到有了《離婚季節》。

倘若感覺齊佛有點遙遠──畢竟是個活在1912年到1982年的美國人,畢竟是個國家圖書獎得主,畢竟是情節並不複雜但可能無法馬上讀懂箇中內蘊的短篇小說──那麼,在轉頭他顧之時,或許會看到另一本書。

在【陳夏民用功讀世界】裡講了許多時事想法與編輯概念、在公眾面前多以活力充沛姿態出現的陳夏民,在2014年的《那些乘客教我的事》之後,推出全新散文集《失物風景》,以不同於公眾面貌的私己面向,細細整理回憶,重新檢視生命當中曾經與之相逢撞擊而後又散逸失落的種種。

而那些被記錄的失物,也是我們擁有的曾經。

2018年只剩最後幾天。

在與舊年離別的季節裡,我們應該回頭看看已經失去的風景。

▶▶看看最新上架的電子書!

每週電子書最新訊息:

  1. 【一週E書】很多人知道那件事,但那件事並沒有真的發生過
  2. 【一週E書】知道怎麼把推理小說寫好,也就會知道怎麼把其他小說寫好。
  3. 【一週E書】這個超會寫、超能賣、超愛跨界實驗的暢銷作家,終於有電子書了!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