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週E書】為什麼你應該關注暢銷榜

犁客

犁客的最新文章 (more...)
- 【一週E書】慢一點,就會看見習以為常之外的精采 - 2021-01-13
- 這角色過著像殘酷的帝王,看來像壞掉的貓王,而且真實存在──專訪《北方的光明星》作者大衛.約翰 - 2021-01-07
- 【一週E書】自己現在的模樣,是自己當年想要變成的大人嗎? - 2021-01-06
文/犁客
如果你在出版業工作,那麼可能常常會看書店通路的暢銷榜,畢竟大家都在意自己做的書能不能獲得讀者青睞;如果你不在出版業工作,那麼可能有時會看書店通路的暢銷榜,畢竟那是個特定時間區段中最流行的書籍列表,看看可以讓自己對最近出了什麼書有點概念。
不過,暢銷榜其實別具意義。
簡單來想,暢銷榜就是把商品從賣最好的那一個開始往下排所呈現的名單。越前面的商品多人買、越後面的越少──這樣想大致沒錯,但真的太過簡單了。
暢銷榜的構成有幾個元素,這幾個元素提供了暢銷榜的統計標準,同時也會影響暢銷榜的內容。
首先,是計入暢銷榜的商品資格。以書來講,這個資格可能是種類,例如「文學小說」暢銷榜、「美國作家」暢銷榜等等,也可能是出版日期,例如「出版三個月內的新書」暢銷榜;這些資格有時看來很簡單,但有時可能內裡很複雜,例如「出版三個月內的新書」是把統計當日往回推三個月內出版的書,按銷售數量擺在一起?還是算出所有書在出版前三個月的銷售數量,然後做出排序?
再者,是統計的區間。這個看起來相當單純,例如「2019年1月」暢銷榜就是統計那個月裡符合資格的商品銷售數量、排出名單;但這份排名其實不見得只反應了那段時間裡消費者對商品內容的需求程度。同樣以書為例,那個月裡有沒有書籍改編電影上映、有沒有反映某本或某類書籍的事件發生、有沒有像國際書展這種年度大事,甚至連國際書展那幾天的天氣、農曆春節發生在國際書展之前或之後,都會以不同狀況影響榜單。
也就是說,暢銷榜除了反應消費者的流行選擇之外,也會反應特定時間區段之內的社會狀況;進入網路時代之後,這種反應能力會更明顯──繼續以書為例,某個議題爆紅、有書與這個議題對話甚或直接與議題相關時,電子書的暢銷榜會最快出現這類影響。
當然,你一定也會想到:如果通路呈現的暢銷榜要有上述的參考價值,那麼就得要該通路的行銷策略沒有玩什麼古怪手段。還是以書為例,如果有個通路只能仰賴過激的行銷手段賣特定書籍、不耍那些手段就完全不知道怎麼賣書,那麼它的暢銷榜,也就只會反應「有哪些書被它用過激手段販售」,沒有其他的參考價值。
是故,看暢銷榜,正是回顧某個時段社會狀況的時機。
如果你在出版業工作,那麼看暢銷榜也有檢視自己對於市場觀察、書籍定位及行銷策略的作用。
如果你不在出版業工作,那麼你肯定會在回顧社會狀況的時候,發現暢銷榜裡有你該讀但還沒下單的書。
▶▶現在就去看【Readmoo讀墨2019上半年度暢銷榜】!
▶▶看看最新上架的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