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週E書】處女作叫好又叫座後,作家必須面對兩大麻煩──而她很盡責地讓大家失望
文/犁客
唐娜.塔特1992年出版她第一本長篇小說《祕史》,一鳴驚人。
如果你看過這本書的外觀,會覺得它有點厚──原文書的頁數是五百四十四頁;讀起來倒不像看上去那樣沉重,情節敘事很流暢,角色描寫很細膩,主要劇情發生在大學校園裡一小群又是菁英又是密友的學生小圈圈當中,是個帶有懸疑推理味道的故事。
這本塔特以自身校園為參考基礎寫出的小說處女作銷售非常好,書評也多有讚譽,也就是說,大眾讀者被這個故事並不故做姿態的敘述方式吸引,而書評從中讀出更深一層的東西。
一個作家推出叫好又叫座的處女作之後,必須面對最大的麻煩有二:一是每個人都希望你快點出下一本,二是每個人都擔心你下一本沒有第一本好看。
塔特倒是很盡責地讓大家失望──每個人都希望她快點出下一本書,結果她隔了十一年,2002年才出版第二本長篇《小友》(The Little Friend,暫譯),和《祕史》差不多厚(原文書只多了大概三十頁);每個人都擔心她下一本沒有第一本好看,而《小友》不只銷量一樣好、書評更喜歡,還獲得文學獎評審的青睞,拿下了好幾個文學獎項。
《小友》也是個帶著懸疑氣息的冒險故事,有黑暗的情節,有死亡的謎團。可以看出這是塔特越來越熟練的技法,用一個神神祕祕像應該躲在被窩裡偷讀的那種故事,混合哲學及文學經典當中的思辨,包裹更深更濃的墨色靈魂,有某些專業階級做作虛矯的情調,也有赤裸低劣的人性。
塔特的下一本書間隔稍微久了一點。相距十二年,她在2013年推出第三本長篇,但厚度一傢伙加了兩百多頁。故事由一名男子主述,回顧自己十三歲時,母親帶去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參觀一場荷蘭主題展,遇上爆炸,當時,母子兩個正在觀賞荷蘭畫家法布里蒂烏斯的名作〈金翅雀〉。爆炸發生之後,母親身故,男孩倖存,同時悄悄帶走了那幅畫,沒想過自己接下來的人生,會與這幅畫持續糾纏。
法布里蒂烏斯對很多人來說可能不甚知名,但他有個世人皆知的老師(可能是最有名的荷蘭畫家):林布蘭。法布里蒂烏斯是林布蘭的得意門生,但三十出頭就死了,不是因為生病,而是因為爆炸──法布里蒂烏斯遇上1654年荷蘭有名的台夫特火藥廠爆炸事件,那起事故毀了大約1/4個台夫特、燒掉了法布里蒂烏斯大多數作品,還要了他的命。
一人一畫,都遇上爆炸,命運也都因而改變。塔特的第三本長篇直接用了法布里蒂烏斯沒在爆炸中燒毀的畫名《金翅雀》當書名,以這本書拿下2014年的普立茲獎,同年售出電影改編版權。
電影版《金翅雀》即將上映。在進戲院之前,你可以搶先讀到這個故事。
▶▶《金翅雀》電子書獨家首賣!
▶▶《金翅雀》試讀本免費領取!
▶▶看看最新上架的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