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說接龍的前一棒害我不能隨便寫──專訪《筷:怪談競演奇物語》作家群
文字/三津田信三、薛西斯、夜透紫、瀟湘神、陳浩基;筆訪/犁客
《筷:怪談競演奇物語》是本少見的短篇小說連作集──五篇短篇小說,乍看是應用同樣幾個元素各自不同發展的創作,實際上是故事接龍,後面出現的篇章會將前面故事裡的情節與人物串接起來;五位作家分別來自日本、香港及台灣──三津田信三、薛西斯、夜透紫、瀟湘神、陳浩基──使得五個故事在維持相同發展元素的同時,又呈現日、港、台不同的生活氛圍及社會特色。
關於這次的奇妙合作,五位作者都有些話想說,我們將依題目分成幾篇刊登。
以下是我們的專訪。
問:不同作家聚在一起類似「命題作文」式的創作,您先前有類似經驗嗎?若有,那時寫的是什麼題目、和哪些作家?若無,這次合作您有什麼感想?
三津田信三:光文社的「異形系列」最開始只有像「妖女」、「靈異理論」等標題,再找來切題的二十多位作家撰寫短篇,是這樣的一個企劃,參與的也大部分是懸疑、恐怖或科幻類作家。
我參與的主題是「鬼屋」、「靈異電話」、「吸血鬼伯爵 紅之章」、「未來妖怪」、「京都宵」、「幻想偵探」、「憑依」,在這七期發表的作品都收錄於《赫眼》。
另外也參與過早川書房的《再臨多多良島 超人力霸王怪獸合集》(多々良島ふたたび ウルトラ怪獣アンソロジー),是以圓谷製作公司籌劃的特攝電視劇《超異象之謎》和《超人力霸王》為主題,邀請七位作家進行寫作。
我以《超異象之謎》為題材寫出了怪奇短篇小說〈影子來了〉,七位作家之中有五名科幻作家、一名懸疑作家,只有我是身兼恐怖和懸疑作家。〈影子來了〉這篇作品收錄在《犯罪亂步幻想》。
薛西斯:曾經和角川的作家朋友們寫過遊戲性質的接龍小說(非正式出版),不過沒有命題,就是接著上家的劇情發展下來,沒有任何限制。超展開的程度有如脫韁野馬,每一家都像故意要惡搞下家一樣。如果說這種接龍小說像玩傳聲筒遊戲一樣,從第一棒到最後一棒、努力讓故事變得面目全非(但也因此充滿不羈的魅力),這一次則正好相反過來,鬆散的開頭,卻是充滿一致性而嚴謹的結尾。
因有題目限制,作為先發的三篇,感覺更像在同台較勁。但,我們一方面要在自己的故事中收拾謎題,一方面也會意識到接下來還有兩個人要將故事收合,因此在完成自己的目標同時,也會盡可能留下一些(自認為)未有定論的真空地帶。
最初先收到〈筷子大人〉和〈咒網之魚〉時,感覺更像參與一個散文合集,就如前面所說,同台較勁感較強,但故事到最後兩篇時,那種感覺不再是互別苗頭,而更像參與共同的建築工事。雖說是別人的作品,也會產生「我在這個好故事中,也貢獻了一磚一瓦啊!」的奇妙成就感。
尤其負責收合的作家們筆法巧妙,讓前面故事好像預先埋好伏筆一樣渾然天成。而自己故事中的人物真空被填補起來,則有一種難以言喻的感動,好像終於探知了這個人物內心不肯告訴我的秘密一樣。(寫作過程中,我們就是不斷地敲打人物,逼他們說真話!)
尤其我最喜歡的一點是,因為作家風格不同,自己的短處會被其他作家的優點填補起來,不但讓整個故事變得更豐滿,甚至覺得自己的作品被後面加分了。
夜透紫:好像是有過?以前還年輕常常泡小說平台的時候,如果以慶祝節日為題材那種也算的話。我的記憶力不太可靠,印象中好像寫過以新年為題材的惡搞文,也跟其他寫作朋友玩過接龍。但是像今次這樣認真地以相同題目書寫,實在是第一次。感想啊,我的感覺就是越級挑戰啦。雖然過程超痛苦,但是可以被其他隊友Carry打到稀有寶箱,爽。
瀟湘神:之前我參加過《華麗島軼聞:鍵》的小說接龍,當時的主題是作者們分別以日本時代與戰後初期的文藝圈人士為主角,訴說一串「鑰匙」的來龍去脈,並確保最後這串鑰匙能透過呂赫若之手,落到郭雪湖手中。
陳浩基:有,我出道初期就寫過「世界末日」和「超能力」等主題,分別是《倖存者》和《氣球人》(明日工作室出版)。我也忘記還有誰參與,因為那是出版社方便行銷的企劃案,不是接龍。近期另外的有《偵探冰室》,主題是香港,作者還有譚劍、文善、黑貓C、冒業和望日。(台版由蓋亞出版)
問:您最喜歡其他幾篇作品裡的哪一篇?為什麼?(本題因三津田老師僅讀過各篇日文摘要大綱、未讀全文,因此並無作答)
薛西斯:這次合集最好的地方是五篇作品的風格完全不同,最初看到三津田老師的作品中也出現男女中學生,嚇了一跳,恐怕讓讀者產生重複感,讀完以後發現,故事風情截然不同,完全是白擔心了。因此要說喜歡哪一篇,我認為每一篇都在各自的領域向度都有很好的發揮,實在很難作答。
如果一定要選一篇,那麼稍微有點偏心的、選擇瀟湘神老師的〈鱷魚之夢〉吧!
不能否認,其中一個原因是這個故事算是接續拙作〈珊瑚之骨〉下來,因此看見人物原本空白的部分,被他以絕妙的方式補上,感覺自己的人物完整了,那種特殊的感動是很強烈的。
但是,即使去除這種裙帶關係式的親近感情,鱷魚之夢仍是精彩得讓人驚嘆。故事最初便利用「被水庫淹沒的小學廢校」這樣懸疑又迷人的素材開場,和〈筷子大人〉產生連結,最後再巧妙地和〈珊瑚之骨〉接上,毫無冷場、一氣呵成。
而故事中描述的女性悲慘命運更是極有力道,童養媳對台灣人來說雖然已是歷史,但也並不陌生,尤其一按故事時間線往回推想,便發現這陋習的消失並沒有我想像得久,在距離我們遙遠的某些傳統村鎮中或許還留有痕跡。作為女性,那種油然而生的恐懼與悲哀是會令心靈顫動的。同時也令人產生一股警惕之心,自由和平等從來不是天上掉下來的,早投胎幾十年可能就成欄中圈畜,若不努力捍衛,現在擁有的也可能一夕覆滅。
以這位女性的悲劇為起點,故事中那悲哀的命運不斷延續下去--人類命運的悲劇,很少是一個孤立的點。孤點或許只能說是不幸,但悲哀不同,悲哀往往來自不幸的自我複製,如血脈一樣代代傳承。
於是,作家讓故事從上家兩個「不幸的故事」,變成一道「悲哀命運的長河」,大大加重了故事哀婉的情思與省思的力度。幸好,在這裡作家仁慈地將悲哀的命運掐斷了,讓故事的結尾如此澄淨安寧。(不過,也把下家一條好路給掐斷了,想必令他傷透腦筋吧!)
夜透紫:這題目太難了吧!每篇都很棒啊!我喜歡〈筷子大人〉營造的日式怪談恐怖,喜歡〈珊瑚之骨〉的珊瑚筷設計和苦戀糾結,喜歡〈鱷魚之夢〉描寫的女性困境和台灣歷史感,喜歡〈亥豕魯魚〉魔術一般把大家的故事完美收結。硬要說最喜歡的話就是〈亥豕魯魚〉吧。因為自從《13.67》之後我就被基哥圈粉了,而且守尾門的難度最高,要把線索都圓起來還能加入香港某個民間信仰的元素而且一點也不突兀真是太厲害了。想當初看完另外三位作家的稿後,除了讚嘆我就是想:嗚啊這樣負責最後一棒的人要怎麼寫才好?如果是我真不知道從何入手。然後沒多久編輯就把〈亥豕魯魚〉發過來讓我跪著看完。而且還有一個原因我非選這篇不可,但說出來就劇透了,大家看完就會知道啦。
瀟湘神:這個問題不好回答XD 因為這次作品的水準都很高,要回答的話,幾乎只能以「偏好」來決定。就我個人來說,我最喜歡〈珊瑚之骨〉,因為這篇小說的青春感,正是我本來希望能做到的,另外,不去扮演世間期待的女性想像的女主角,本身就是我很喜歡的類型,所以我選這部作品。但還是要強調一下,這並非技巧與使用元素的高下之差,要論技巧,大家都很優秀,但這部作品裡我喜歡的元素比較多。
陳浩基:每篇都喜歡,但最欣賞的是〈鱷魚之夢〉。瀟湘神老師將故事層次一下子提高至探討文化與社會的水平,無論在趣味和意義上都叫我眼前一亮,害我不能隨便寫寫了事。(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