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陽一直推】這本《64》講的不是那個「六四」,那本「密使」講的是暗殺台灣總統!?
Photo Credit: Unsplash

【冬陽一直推】這本《64》講的不是那個「六四」,那本「密使」講的是暗殺台灣總統!?

再聰明的人也會粗心大意地去相信,
連騙子都說不出口的故事。
──《時間的女兒

時值六月,有幾個日子總叫我浮想聯翩。例如六四。

若上Google用64當關鍵字搜尋推理小說,前五之列肯定有橫山秀夫的《64 史上最凶惡綁架撕票事件》。不過這個64指的不是月分日期,而是於昭和64年(1989)發生在D縣警轄區的「翔子小妹妹綁架撕票事件」代號,在刑事追訴期滿前一年多的時刻,日本警界最高管理單位警察廳的長官突然宣布造訪,以「提振辦案人員士氣」名義前來視察,實際上演的卻是血淋淋的官場鬥爭。成功將調查凶殺犯罪為主體的警察程序小說增添政治懸疑性格的橫山秀夫,用扎實的筆力、長而不冗贅的篇幅刻畫職場上的勾心鬥角,全然展現大師風範。

真要直指政治題材的推理故事不是沒有,但老實說在台灣其實不太好賣,明明每次選舉甚至首次辦成的直轄市長罷免都吵得火熱,寫成小說卻馬上變成滯銷品。不信?各位讀過或聽過《大衛王的密使》(ダヴィデの密使)嗎?不用急著偷偷上網查,在此立即揭曉答案:2001年由台灣先智出版的這本政治驚悚推理,也許擔心讀者第一時間不了解書名所指為何,中文書名體貼安上「暗殺陳水扁」五個大字(書封也直截了當用上前總統玉照);再仔細一瞧,作者伴野朗居然是個日本人──唔,這是不是跨海撈過界啦?

日本作家當然也寫自己人,我個人還滿喜歡的《柏林1888》主角就是文豪森鷗外。明治大正時期以文學才華著稱的森鷗外,曾因其東京帝大醫學部畢業的身分前往德國留學,並於日後將發生在異國的一段悲苦戀曲寫成小說《舞姬》而聲名大噪。在作家海渡英祐的筆下(他以這部作品獲得江戶川亂步獎出道),虛構出森鷗外還在德國一座古堡遇上一樁雙重密室謀殺案,相關重要人士當中居然還有德意志帝國第一任宰相俾斯麥⋯⋯凶殺背後的真相是否會動搖國本咧?

一名美國作家憑藉現有報導資料虛構的軍事推理故事,雖然沒害哪個白宮官員掉了烏紗帽或令總統黯然下台,仍讓國防情治單位捏了一把冷汗──這位仁兄就是湯姆.克蘭西。後來改編成電影,由史恩.康納萊、亞歷克.鮑德溫主演的同名小說《獵殺紅色十月》,是沒當過一天兵的克蘭西從真實發生的蘇聯警戒號護衛艦兵變事件取材,搭配孜孜矻矻細膩蒐集來的情資描繪冷戰時期美蘇兩國的軍備與諜報之爭,被當時的美國總統雷根給讚之後就賣破兩百萬本,並得以和高階將官見面交流、進一步取材持續推出新作,成為1990年代美國小說界的天王大咖。

台灣也有這麼一號厲害人物,記者出身的張國立曾以《佔領龐克希爾號》虛構了一段美中台三方在南海衝突對峙的緊張時刻,十分精采有趣。近幾年來,他在創作上強化推理元素,於《炒飯狙擊手》一書影射了真相尚未大白的尹清楓命案與海軍拉法葉艦採購弊案,雖然相關的人證物證因時間的逝去、關鍵人物的死亡而恐難查明,卻也成了可供小說家大書特書、推敲出謎底的舞台園地。

英國作家約瑟芬.鐵伊就以《時間的女兒》證明了這一點。蘇格蘭場探長亞倫.葛蘭特因斷腿住院,閒來無事觀賞國王理查三世的畫像,看著看著心底浮現疑問:「這個綽號『駝子』的君主,長得一點都不像會殘忍謀殺兩個可愛的小姪兒、好力保自己王位不失的人啊?」可是史書這樣寫、課本這麼教,莎士比亞的經典戲劇也如此評判這樁發生在四百年前的皇室陰謀,滿肚子疑問的葛蘭特偕同一名年輕美國友人多方查閱典籍後,終於找到足以打破大眾定見的合理推論──英國古諺「真相,是時間的女兒」就此化作書名,運用推理小說的形式翻案。

對於曾經發生過但尚未解明、各持異見而未成共識、甚至多數人不假思索地認定的「正確」歷史,終有在時間的淘洗下顯露真相一角的機會,尤其對無法自由取得完整資訊的部分「敏感詞」而言,虛構的小說或許有那麼點刺激效果,讓理應獨立思考的腦袋察覺究竟被屏蔽掉了什麼。

冬陽一直推,咱們下回繼續找有趣的日子當題材,推各位入坑讀各式推理故事去~

※專欄內容為作家個人創作,不代表本站立場

政治陰謀一直有:

  1. 如果在法蘭克福書展會展端出香噴噴的台菜──張國立、臥斧談「料理X推理」
  2. 【故事‧說書】真相是時間之女,但歷史則否──讀《時間的女兒》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