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週E書】有時設計牛仔褲,有時啟發相對論
Photo Credit: Unsplash

【一週E書】有時設計牛仔褲,有時啟發相對論

文/犁客

大約二十年前,從1999年進入2000年的時候,全世界最熱門的話題之一叫「千禧蟲」──因為個人電腦大約在八零年代開始普及、網際網路在九零年代開始爆炸性地成長(當然,以現在的速度來看,那時網路的傳輸速度和成長速度都有夠慢),但許多電腦資料當中的日期設定可能在日曆從「99」變成「00」的時候導致某些無法預料的問題(尤其問題如果出現在金融保險信貸之類的資料裡就會很可怕),所以蠻多人覺得緊張。

無論是大家自己嚇自己還是因為超前佈署發揮功效,總之千禧蟲沒造成什麼問題,大家稍稍安心了點。不過,2000年越近尾聲,就有一群人越發擔心──因為他們相信,在第二個千年結束、第三個千年開始時,有某些超自然的異象會發生;至於究竟是怎樣的異象,則視他們相信的版本而定。

因為如此,所以在2000年的除夕夜,像紐約時代廣場這類地方除了擠滿慶祝人群之外,附近的宗教會堂裡也擠了一堆等待異象降臨的信眾。沒人知道的是,在這堆信眾當中,有一個人真的等待了很久──他認為會有異象,他不確定是哪種異象,不過哪種都無所謂,因為他已經等了兩千年,他覺得自己已經等夠了。

提到「永生之人」的故事很多,但《傳奇之人》是很特別的一本。故事的主角威爾本來是個凡人,但在成年之後因故又活了兩千年,故事一部分聚焦在「現在」,2000年除夕到2001年元旦這段時間,威爾深信第二個千禧年結束時,自己的命運會出現轉機,所以到紐約等待,待在紐約的幾天,他做了過去近兩千年來自己持續在做的事,不知道一切會累積出意外的連鎖效應;另一部分則在威爾的「過去」跳來跳去,或者準確點說,是跟著威爾的腳步,在西元開始那年到2000年之間跳來跳去。

威爾長達兩千年的旅程是《傳奇之人》當中極富巧思而且非常有趣的部分,在作者的安排下,威爾幾乎成了西方文明(甚至是整個人類文明)的主要推動者(雖然他本人並沒有意識到這件事)。瑪莉雪萊構思《科學怪人》的時候,威爾就在現場;《白鯨記》作者梅爾維爾發生船難的時候,被威爾救了一條命;瓦特能夠發明蒸汽機,威爾也有功勞;甚至Levi’s牛仔褲的奠基創意,都得算在威爾頭上。威爾見過成吉思汗,把保險套的概念帶進西方,威爾見過還在當記者的馬克吐溫,催生了美國的郵遞系統,威爾見過甘地,啟發了開啟文藝復興藝術的畫家喬托,威爾見過古騰堡,甚至在言談之間讓愛因斯坦開始思考相對論。

在對著威爾精采到誇張的兩千年旅程嘖嘖稱奇時,威爾在「現在」的遭遇繼續發展:記者想找他、教庭在追捕他,過去遇過的人想要再見到他,還有一個看起來不像現世之人的角色在糾纏他。閱讀《傳奇之人》的第一層樂趣是看威爾究竟能如何連結更多意料之外的歷史人物及事件,第二層樂趣則是看威爾的追尋如何在千禧年交替時達到高峰──這會與他旅程的起點有關,也與他行事與意向有關。

威爾是個虛構角色,但書中提及的多數歷史人物及貢獻都對人類文明做出了或大或小的影響;書名「傳奇之人」指的是烕爾,也是這些真實人物。聽來設定奇幻,但讀到最後,我們會發現,《傳奇之人》其實是個溫暖的,凸顯人心良善部分的故事。

人心當然有很多不好的部分。但那些良善及奉獻,才是讓人類社會持續發展,宛如傳奇的關鍵。

▶▶看看最新上架的電子書!

延伸閱讀:

  1. 讓你從此不再受騙上當
  2. 青春不會等你「準備好了」才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