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iting:上山頭,拚書影】《I的悲劇》:是社會派也是日常推理,某些人的悲劇,或許是整個社會的殘酷喜劇
Photo Credit: Pakutaso

【Waiting:上山頭,拚書影】《I的悲劇》:是社會派也是日常推理,某些人的悲劇,或許是整個社會的殘酷喜劇

米澤穗信的《I的悲劇》是一本相當有趣的連作短篇集,故事描述一個村莊由於位處深山,因此最終淪為沒有任何村民居住的廢村。但在新任市長的政策下,三名公務員被迫肩負起讓這個村莊重新復活的責任,不只得要延攬新居民入住,同時更得為了讓他們持續居住下去,還得協助他們處理一些生活上的問題。

I的悲劇》以這樣的前提,將米澤穗信擅長的日常推理風格與社會派路線合而為一,藉由一則則村民之間的問題,讓三名公務員主角分別在不同時刻扮演起偵探角色,努力讓這些新村民繼續留在這座交通不便,甚至就連生活機能也明顯不足的村子裡。

也因為這樣的結構,使《I的悲劇》讀起來其實有點像是許多推理日劇那樣,使大多數篇章都在擁有自身謎團主線的情況下,同步累積著三名主角之間的互動與情感,並在整本小說的最後階段,開始揭曉一些前面的情節所遺留下來的謎團。

I的悲劇》的厲害之處正在這裡。

在前面的短篇中,《I的悲劇》均具有一種黑色幽默的調性。不管是三名主角的個性、村民之間的問題,乃至於事件最後的下場等等,雖然都不免會帶給讀者一種人生如此無奈的感受,但整體讀起來而言,卻也顯得輕快有趣,並不會真正帶來什麼刺傷人心的效果。

但這樣的路線,卻在結尾時大幅扭轉,讓你就算有猜到整本書前面所隱藏的真相,卻也還是會因為米澤穗信所想真正強調的故事主題而感到意外不已。

其中最令人五味雜陳的地方,並不是那些翻轉有多麼驚人,又或者角色隱藏著什麼讀者所不知道的祕密,而是在於米澤穗信於最後所揭露的事情,就這麼為整本小說帶來了無比寫實的氣息,在看似有些殘忍的情況下,卻又讓人毫無反擊的餘地,縱使想要表達抗議或心有不甘,卻也只能承認這個世界好像就是如此殘酷,因此在最後也與主角所抱持的情緒,就這麼形成了一種神奇的互通效果。

米澤穗信要表達的事情,其實可以算是每個人都應該要有的思考方式,雖然殘忍地揭露了某些像是「大人做事的法則」,卻也直接告訴我們那些決定未必就是錯的,一切端看你站在怎樣的角度思考,同時又是否願意站在另一個相反的角度來審視一切,然後再發表你的意見,甚至是做出相關決定。

由於米澤穗信的作品在2010年以後,可以算是日本小說獎項的常勝軍,因此在連續看完幾本他的得獎作以後,在翻開並未獲得什麼獎項的《I的悲劇》前,我則並未對本書抱持太大期待。

然而,在讀完這本小說以後,如果你問我的話,我確實會說,《I的悲劇》是我截至目前為止最喜歡的一本米澤穗信小說,就算書中有一些地方確實比較不加修飾,稍嫌過於直接地傳達了他所想要講的事情,但這個部分卻也正如前面所說,或許的確是一種每個人都該學會的思考方式──

尤其在這個網路時代,當你看到許多新聞下面的留言時,則更會一面嘆息,一面如此深信不疑。

※專欄內容為作家個人創作,不代表本站立場

延伸閱讀:

  1. 無論願不願意,每個人都得面對這個謎題
  2. 我很好奇!──青春與批判性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