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者舉手】早睡早起不是重點,重點是你剛起床時做了什麼。《起床後的黃金1小時》
Photo Credit: Unsplash

【讀者舉手】早睡早起不是重點,重點是你剛起床時做了什麼。《起床後的黃金1小時》

文/彗星

你有沒有平常上班、上課慌慌張張地起床,睡眼惺忪,時間緊迫到只能匆匆喝杯咖啡或豆漿,簡單吃個麵包就必須出門的經驗?很多人的晨間模式一般會一起床就看手機、看各種通訊軟體,或是直接刷個影片,後來注意到時間來不及才急忙衝出房間。因為這樣的行為,造成背後隱藏著潛在的壓力,導致接下來的工作不僅效率提不上來,做事也雜亂無章,但其實這一切的根本原因不是自己本身的做事能力,而是起床後的那一小時影響了你整天的心情和內心的平靜。

重點在於能不能培養好的晨間習慣,但沒有所謂的「展開新的一天唯一正確的不二法門」,因為每一個人生活作息、喜好的不同,所以沒辦法訂一個大規則要大家遵守,但必須制定一個專屬於個人的晨間習慣,就算你不是晨型人,你是家裡有小小孩的爸媽,或是擁有一份必須在破曉時分起床的全職工作者,都應該打造出並擁有這份最適合自己的習慣,讓自己在生理、心理及健康上徹底清醒,這也才能完成今天一日中所有的交辦事項。

早上這段時間就像一張白紙,是一天的開始,也是所有事情環環相扣的時候,先去浴室沖澡?還是先去吃早餐?一天的開始也是選擇的開始,但只要每天都是一樣的順序,自然就變成習慣,少了前面的選擇,瞬間就減少了很多時間了,所以從今天開始培養屬於你的專屬習慣也一點都不晚。

「可是我從來都不是早睡早起的晨型人。」

很多人可能有這份疑問,難道一定要變成早睡早起的晨型人才能在事業上有所成就嗎?《起床後的黃金1小時》告訴我們一個答案:「當然不是!這是最常見的錯誤觀念,也是對晨間習慣最常有的迷失」。

「比起幾點上床睡覺,我更在乎自己睡了幾個小時」
──瑞秋.賓克斯

無論你是早睡早起的晨型人,還是晚睡晚起的夜貓族,又或著是中間分子,你的「早晨」可能是清晨六點也可能是晚上六點,但你都會遇到起床後的第一個小時,那段時間就是你的醞釀期,為你接下來的一整天做準備,但並不代表你一定要早起,而是應該運用這段時間做對自己來說最重要的事情。

※內容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

睡覺很重要!:

  1. 為了一夜好眠,建議各位在涼爽的環境中睡覺
  2. 晚餐的時間和內容,很大程度決定了我們的睡眠品質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