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裡要爆一個不太勁爆的料。剛上初中時,就一位不世出的天才來說,不修邊幅頭髮凌亂是很合理的,所以我都帶著剛起床的頭髮上學,於是就有同學管我叫「雞頭」。這個外號跟了我整個中學六年,我以為上了大學後能徹底天雞不可泄漏、擺脫這個外號時,沒想到是白費心雞,博士班畢業沒多久,大家不是叫我「雞哥」就是「雞博」了…
文/犁客 「其實不該說『田野調查』,」中央研究院副研究員郭佩宜說,「我們會稱為『田野工作』,field work。」 郭佩宜等十餘位來自不同大專院校及研究機構的人類學老師,在2019年初出版了《田野的技藝》及《辶反田野》兩部合集,前一本記錄了他們初為人類學者、進入田野工作時的觀察故事,後一本則是從事…
文/中央研究院 研之有物編輯群 ⊙從瘴病觀看宋代醫療史 隱含在醫療行為和論述背後的權力關係、知識流動,都是醫療史關注的焦點。「微觀」的醫療,關注個體的健康與疾病;醫療史的研究,則是從「宏觀」角度切入,把醫療行為放在更大的社會結構、文化脈絡、歷史縱深之下,以進行動態的觀察。 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的陳韻…
文/徐禎苓;人物攝影/盧奕昕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傅斯年圖書館是漢學研究重鎮,典藏有四萬四千多冊善本書、十四萬餘冊的古籍線裝書;石刻拓本約有二萬八千餘種,四萬餘幅;俗文學資料約一萬二千件,二萬餘目。傅斯年圖書館並珍藏極具時代意義及近代學術史價值的檔案資料,如傅斯年先生檔案五千餘件,丁文江先生檔案…
文/犁客 「日本作家京極夏彥說過,研究日本妖怪,就是在研究日本人的心性。」何敬堯說,「我很認同這個說法。」 已經出版《幻之港:塗角窟異夢錄》、《怪物們的迷宮》兩本短篇小說集的何敬堯,對臺灣的妖怪傳說及恐怖故事十分有興趣,在這兩本作品當中,可以明顯看出他對這類題材的喜好與野心;換個角度講:何敬堯會開始…
對於從小就夢想當科學家的我來說,想當科學家除了想要發明很厲害的東西來改變世界之外,還有一個很大的原因是因為對於諾貝爾以及諾貝爾獎的憧憬。 但一直到去年十一月,我造訪位於瑞典斯德哥爾摩老城區大廣場北側的諾貝爾博物館(Nobelmuseet),才真正有機會得以理解有關諾貝爾獎、歷來諾貝爾獎得主和阿爾弗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