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台灣文學金典獎的百萬得主陳思宏從小喜歡讀書,文學作品沒少碰,通俗小說沒放過。在藍領階級除了白天工作、晚上還做家庭代工好讓台灣慢慢經濟起飛的七、八零年代,家中人口眾多的陳思宏如何養成喜愛閱讀的習慣? 陳思宏以《鬼地方》一書拿獎,寫彰化永靖,再出版《佛羅里達變形記》,寫美國佛羅里達;2020年…
文/臥斧原載於【Medium】,經同意轉載 過去有段時期相當密集地閱讀村上春樹的作品。 以與俺年齡相仿、喜歡嘗試閱讀各式小說的讀者而言,類似狀況或許並不罕見──上個世紀八、九零年代交替之際,村上春樹的作品開始以一種洶湧到近乎喧嘩的方式登陸台灣書市,每個讀者閱讀的數量肯定不同,但以出版數量和銷售數量來…
暢銷榜就是以通路賣出去的量來計算,賣得越好的書,排在越前頭。但賣得越好,不見得讀者讀得越久──每本書厚薄不一,讀者購買後是擺在雲端培養情緒還是興沖沖地下載開書也很不一定。 是故,有些經典小說雖然系列續作久久未出(大家都知道在講誰),但舊作仍會在閱讀榜上徘徊;而有些彷彿很難很深但又賣很好的人文社科書籍…
夢想是小說常用的元素,現實是小說裡用來推動情節的衝突。有的小說讀起來流暢動人一氣呵成,但作家從選題取材到寫作可能得用上好多年,有的小說分明沒講什麼太叛道離經的事,但讀者讀了會震撼到逢人就說這實在不可思議。 從少女二人組吃大人和里長伯的對話當中,你會發現:有許多你可能沒注意到的好書,正被某些和你一起生…
文/犁客 曾有人提過,村上春樹是個連精準形容特定物事都做不好的小說作者,憑什麼每年諾貝爾獎頒獎前都被抬出來說嘴? 村上春樹大約也不樂見自己的名字每年都被拿出來炒作一次,這話公開講過、文章裡寫過,好事者反正沒理會。不過暫且不論這事,村上春樹真的是個沒有辦法以文字精準形容特定物事的作者嗎? 在早期作品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