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視超夯的《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改編自吳曉樂的同名作品,每個經歷過升學主義荼毒的讀者和觀眾看了都想起自己求學時期與家長之間心力交瘁的互動過程,莫不生出一種能夠理解的心情(像里長伯這種沒什麼感覺的,大概是因為從前媽媽管不動她)。 但當年從升學壓力之下掙扎出來、對故事裡那些青少年孩子感同身受的讀者和…
文/劉若凡 我們將於九月二十四日開學,報到後你們將自行安排宿舍、整理寢室。散步、登山是我們經常進行的課程,騎腳踏車也是你每天生活的一部分,學校會有很多奇怪的課程,你們會用到以前不太會用到的個人物品,關係到學習、生活需要的必備物品清單,應妥善準備,無關的東西則請不要帶來學校,我們希望大家在學校中,過一…
文/劉若凡 上學這件事,對小時候的我不只一點都不簡單,還很遙遠。二十年過後,雖然我已不用大費周章跟旁人解釋那一連串好奇的問題:為什麼我上課十天放假四天?為什麼我不在臺中學區就學,偏偏跑到遙遠的卓蘭住校?為什麼我明明在讀書卻沒有學籍?然而儘管毋須再解釋,這些疑惑卻是我重返全人中學的原因。
文/怪熊 騎馬打仗是當前小孩陌生的遊戲,不過正在當爸媽的人應該還不算陌生。這款「分類械鬥」既宣洩體力、活筋動骨,也具體而微是分邊分派的社交練習。插畫家川貝母筆下的小孩騎馬打仗,翻過扉頁,他們進行著各式各樣的活動,此情此景似乎屬於一處烏托邦。世間鐵定沒有「純粹的童年」,但台灣的確有一所學校,師生協力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