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者舉手】過去所學成了我不自覺的思考框架,而這本書直接衝擊了它

文/周詣 《正義:一場思辨之旅》這本書的副標題「一場思辨之旅」,其實已經暗暗點出,書中有很大篇幅在進行哲學討論與研究。「哲學」這個在現代人眼中高高在上、不食人間煙火的學科,似乎是只有學者專家才需瞭解的領域,但深入瞭解後,其中隱藏的許多議題卻十分貼近人心。「人為什麼活著?」「自己到底是誰?」「何謂道德…

【讀者舉手】要在這個物質社會生存下去,別人才有機會聽得到你

文/Miffy 《洪堡的禮物》,是1976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索爾‧貝婁的小說,內容描寫美國二十世紀的生活,反映出人類在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之間的拉扯,靈魂在物欲橫流的社會裡變得貧乏空洞,失去想像力、感受力以及自我的獨特性。藝術和詩歌再也不能引起世人的讚嘆,人們無法理解柏拉圖式的美,但在追求財富和名利…

【GENE思書軒】該如何在道德部落間建立對話、凝聚共識?

有許多公共議題的辯論,真的很叫人傷透腦筋,例如該廢死嗎?該開放移民嗎?該抽富人重稅作重分配嗎?同性戀婚姻該合法嗎?墮胎該合法嗎?該限制發展來保護環境嗎?鄉民的正義,在這些議題的討論中,常常是不缺席的。就算是理性的討論,正反方都能提出有理的論據,在教育中不太強調思辯的亞洲社會,尤其令人難以抉擇,所以乾…

尋找我們這個時代的革命:《論特權》

文/吳叡人(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 Photo from Wikipedia 「並不是在短暫的瞬間裡,人們就能改變自己的內心,變得盡可能人人為我,我為人人;唯有當平等是一輩子的日常現實,而不是少數時刻的遊戲之時,人們才會如此[相互扶持合作]。」——西耶斯《論特權》 一    西耶斯(E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