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米果 年過三十的「同學會」跟「喜宴」,就某種程度來定義,都算是人生的艱苦戰役,類似東京迪士尼樂園鬼屋裡面那個群魔亂舞的幽靈舞會,或像日劇「同窗會」所說的,惟有事業發達婚姻幸福的人,才覺得那是一場開心相聚的盛宴。尤其,當你到了這個時候還沒結婚或已經離婚,那麼這類聚會根本是披著歡樂相聚外皮的集體宰殺…
「島讀x玉山社」島上生活系列第三場,找來收藏界兩大人物對談!分別是《台灣時光機》作者、秋惠文庫林于昉,以及《臺灣史上最有梗的臺灣史》作者、活水來冊房黃震南,兩人以「老文物的台灣史」為題,從如何跨入收藏界聊起,林于昉溫文儒雅,黃震南幽默風趣,兩人對談火花四射,從收藏的老文物看台灣史,遙想當年常民生活,…
同學會見證了什麼? 當年的音樂神童,放棄了音樂。 當年的天才畫家,放棄了繪畫。 當年的文藝青年,放棄了創作。 只因大家都得面對生活的現實,顧飽肚子──真是感傷的社會。 一桌數萬元的料理,許多人花起來眼皮不眨一下,更不用說一套數千的高級套餐視為理所當然。即使無法常常豪奢,偶爾也要小確幸一下,三百元的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