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子離群索書】文學一甲子,仍然很年輕──談吳晟其人其詩

觀看紀錄片《他還年輕》,有一段吳晟說要趁頭腦沒壞掉前多寫一些文章。我聽到的是「壞掉」,字幕是「花凋」。 觀後座談,我對製片和導演說,字幕顯然打錯了,但錯得很美麗。製片回道,當初配字幕也曾猶豫,像是壞掉又似花凋,考慮到吳晟是詩人,或許用詞比較特別,且他看試片時,也沒提出異議,所以就花凋下去。 不可能花…

我不和你談論

口述/吳晟 我不和你談論詩藝 不和你談論那些糾纏不清的隱喻 請離開書房 我帶你去廣袤的田野走走 去看看遍處的幼苗 如何沉默地奮力生長 我不和你談論人生 不和你談論那些深奧玄妙的思潮 請離開書房 我帶你去廣袤的田野走走 去撫觸清涼的河水 如何沉默地灌溉田地 我不和你談論社會 不和你談論那些痛徹心肺的爭…

那是個不會有人質疑「爬樹的樂趣是什麼」的年代

口述.詩文創作/吳晟 協力/鄒欣寧|第一部採寫、唐炘炘|第二部彙寫 一九四四年在台灣彰化溪州鄉出生的詩人吳晟,今年七十二歲了。 七十二歲,在一般人看來,毫無疑問是個老人了,但這位老人家,將他最新完成的詩集命名為「他還年輕」。 年輕與年老,這兩個相對的概念如何區別?怎麼計算?每個人心裡自有丈量的尺度,…

沒有城垣的市街:與楊錦郁談散文新作《小西巷》

文/洪啟軒;攝影/盧奕昕 記憶張口 約訪前,我請楊錦郁老師挑選受訪地點;我們約在光復南路巷子的咖啡店,一進門老師便說這位子光線好,又那位子適合你寫字,一眼就能認出那眼底充滿人生故事的歷練。服務生送上菜單,還沒翻頁,楊老師又啟口:「這裡最有名的,是舒芙蕾。」 果然佳餚是逃不過她敏銳的好嘴的,翻開《小西…

「種樹的男人」吳晟:這不是革命,是一種態度

文/鄒欣寧 此刻,我們坐在吳晟親手種植群樹的林蔭之下。 夏末秋初,島嶼還未掙脫暑熱,然而蔭下的我們不覺炙悶。微風自遠處的水稻田輕柔拂過來,或許它們來自更遠。海風自西徂東,溯濁水溪而上,挾帶一絲尚未乾涸的水氣,將自然的禮物餽贈給還願意感知的生靈。 不知名的鳥類感覺到了,棲在樹梢上輕快啁啾,和吳晟徐緩沉…

「酷兒SF小說旗手」紀大偉闡釋同志現代性 11/30逢甲大學舉辦百師入學演講

為了推廣全民閱讀、平衡城鄉文化落差,遠景出版社與臺中市政府文化局合作舉辦的「當全世界都在閱讀」系列活動─百師入學講座,105年11月30日下午1時邀請紀大偉老師於逢甲大學開講,以同志文學為切入點,帶領聽眾重新認識臺灣社會的「現代性」。 紀大偉為國立政治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助理教授,開設同志理論、性別研…

貼近南投,吳晟的親愛家鄉/《守護母親之河:筆記濁水溪》

文/吳晟 Photo from Wikipedia 台灣第一大河濁水溪,發源於何處?諸多水系承載多少恩澤和災難而奔流?整個河域有多長多遼闊? 我的家鄉,緊鄰濁水溪下游北岸,父母親承繼祖父母,依靠肥美的濁水溪沖積土,在廣闊的溪埔地從事農耕,撫養一家人。我也和多數鄉親一樣,在濁水溪平原上成長,繼續在這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