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克新聞】S4EP09:日常還是時尚?三百年來台灣人穿什麼?

從人類發展文明以來,以布料蔽體成為每個人的日常,透過服裝得以展現職位、身分、品味、審美,甚至是價值觀。各位聽眾朋友的穿著選擇,是偏重美觀、還是重視舒適呢?是追求時尚,還是忠於自我呢? 不同的地區、文化、年代創造出多元的服裝風格,每個國家(或說主要統治者的族群影響)也有不同的「國服」,日本有和服、韓國…

自古以來能樂只有男性才能登台演出,因為能樂的表演必須仰賴男性剛強的肉體形態

文/野村萬齋;譯/沈亮慧 狂言與「頸、肩」 我的脖子很長,而且還是垂肩,說得好聽一點是體態有如一隻鶴,然而也會讓人聯想到勃根地葡萄酒的酒瓶。 所謂的坐高,指的是人坐著的時候腰部以上的高度,只是一般似乎都被當成軀幹的長度。 我的坐高相對於身高是落在平均範圍內,但我總覺得自己身體的平衡和其他人不同,軀幹…

我訝異發現京都土生土長的年輕人,竟沒人知道五条樂園

文/宋欣穎 日文有個詞叫作「穴場」(あなば),意思是極少人知道的秘密景點。 一直以為京都如此的超級觀光都市,不可能會有不為人知的景點⋯⋯直到有一天,發現了「五条樂園」的存在,簡直就像是愛麗絲夢遊時掉入的神秘洞穴,徹底體會到「穴場」一詞的奧妙。 京都有條木屋町通,是一條沿著高瀨川南北延展的小路,據說自…

【祁立峰讀古文撞到鄉民】我做叫高雅,你做叫低俗──晏殊的雅俗論

之前有幾樁新聞讓人覺得興味盎然。首先是蜷川實花展,太多人打卡自拍,導致看展動線阻塞,寶寶有苦說不出,然後他就爆氣了,結論是說台灣人看展也僅是為了虛榮心,不在乎自我美感之提昇。再來是某作家學者時經多年,重遊京都,未料一景一物天長地久之古都,早已在日幣連貶、廉航之亂的大環境下,今非昔比了。尤其是未解「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