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托德.哈薩克—洛威;譯/劉名揚 從政從來不在瓦茨拉夫.哈維爾的人生規畫之中。他是一位藝術家、思想家,自一九六〇年代便開始以諷刺共產社會中從眾主義的代價為主題,創作奇妙且荒謬的戲劇。布拉格之春發生時,他在捷克已經是家喻戶曉的人物,呼籲打造一個「威嚴的反共產黨勢力」[13]。如同大多數人,他也對結果…
文/邵家臻 社工同學們: 在赤柱監獄生活,少不免遇到「老叔父」。有些老,是年紀;有些老,是資歷;有些老,只在老氣橫秋。一天,我如常在上午十一時半至十二時半在運動場行圈,老叔父失驚無神來到身邊,說:「許多時候,如不忍於現狀,則連現狀也沒有了。」 我以為他是要發表對林鄭月娥邀約學生組織會晤的看法——難得…
文/戴雅門(Larry Diamond);譯/ 盧靜 一九七八年,捷克劇作家瓦茨拉夫.哈維爾(後來成為捷克斯洛伐克脫離共產後的首任總統)寫下《無權者的力量》(The Power of the Powerless),是有史以來最重要的異議人士論著之一。哈維爾堅稱,受壓迫者能藉由「活在真相之中」(liv…
文/ 王丹 有時候看哈維爾對於後極權主義統治下的捷克社會的描述,真的會莞爾一笑。因為你會感覺他雖然講的是捷克的事情,但是也完全可以用來描述今日的中國。例如下面的關於捷克社會現實的描述就是: “因為害怕會失去工作,所以學校裡的教師就去教他們不相信的東西;為自己的前途擔心,學生們也就跟著老師去重複那些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