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週E書】當年那本不合時宜的書,現在變得「很合時宜」

文/犁客 回顧20世紀的八零年代,會發現那是個相當奇妙的年代。 二次大戰結束之後將近一個世代,無論是戰勝國還是戰敗國,經濟復甦、娛樂事業篷勃發展,許多思考及主義的衝撞在這個時候被收納進入商業體系,而各式怪異的、浮誇的、令人瞠目結舌的誇張展演,則用一種理所當然的炫目姿態出現在各種媒體裡。 商業機制容納…

籌募新資金時如何開出合理溢價,同時解決股權稀釋的問題?

文/曾國棟、徐谷楨 「投資者的股份,最好不要超過兩成!」某次我聽新創企業主表示,希望尋求1000萬元的投資額,但進一步詢問他希望投資者的股份比率時,這名創業者給了這樣的回答。 依照投資額與股權占比換算下來,公司估值約5000萬元,但以該公司現在及未來的獲利估算,這個估值似乎超出了一倍以上。當問他為什…

「很難想像台灣人怎麼會這樣對待另一群人」──專訪《奴工島》作者姜雯

文/犁客 「我對台灣的印象是很好的;」姜雯說,「也因如此,就很難想像:台灣人怎麼會這樣對待另一群人?」 姜雯唸的是商業相關科系,雖然喜歡文學創作,但一直停留在個人興趣層級;她到荷蘭留學,主修國際商業管理,畢業後就留在當地,找到電信產業裡的項目管理工作,前前後後待了七年。 「唸商很無聊哇;」姜雯說明,…

成功轉虧為盈!英水石書店經營者:賣書已經在做功德,別讓店員不開心

文/白舜羽 如果搬到現代,NY 152 和 Shopgirl 拼得贏 Amazon 嗎? 1998 年的電影《電子情書》(You’ve Got Mail)中,女主角開的小型獨立童書店對上男主角的大型連鎖書店。電影中小書店的溫馨專業,和大書店的平價效率形成鮮明對比,電影中男主角在受訪時甚至…

要銷售,就畫出來~

文/丹.羅姆 施婉清 譯 或許你的職稱不叫業務;但如果你的工作需要和別人接觸,那你就是在賣東西。 ──金克拉(ZIG ZIGLAR,美國作家暨勵志演說家) 銷售之旅 尋找願景極可能是一場獨行的旅程。但銷售不同。銷售始終是一場和別人共享的旅程。為什麼這場銷售之旅對你很重要?因為不論你有什麼企業目標,或…

融入群體的第一步:我們有吃早餐的「義務」?

文╱克里斯穹‧葛塔魯 「吃早餐了嗎?」 很多小孩甚至一些成年人經常會聽到這句話,質疑他們沒吃早餐空著肚子就要出門。這句話暗示著,每個人在急著外出完成家庭以外的工作使命前,先有吃早餐的義務:象徵了十九世紀的歐洲跟舊有秩序的完全切割,一切變得更加集體化、在地化,進而孕育出如今大家統稱為「工業革命」的巨大…

生日蛋糕史───孩子啊,你是一門好生意

文╱艾莉莎‧萊文;譯╱鄭煥昇、謝雅文、廖亭雲 直到十八世紀,生日蛋糕才真正開始流行,原因也是歷經食材和設備普及的分水嶺,這一點已經在前文提過數次。此時的紀念蛋糕成為大眾皆可享用的特殊甜點,而不只限於菁英階級。不過值得一提的是,在生日蛋糕蔚為風潮之前,對年齡的記錄並非十分精確,許多非中高階層的一般人根…

為了造神,藝術界想出另一種機制,那就是國際性的藝術獎

文╱漢寶德(已故國寶級建築師,生前專文評論) 這本書的作者是以專業記者的身分,探索了當代藝術市場的種種面向,使我們對這個神聖又神祕、介乎精神與商品之間的領域,得到明確的概念。在物質生活水準不斷提升,精神滿足的需求水漲船高的今天,現代的知識分子對這個被認為代表高雅精神活動的藝術世界,確有深入了解的必要…

如果商品免費,那你就不是消費者,而是「商品」

文/吳修銘 誰來做主? 二○一五年六月一日,全球市值最高的公司蘋果的執行長提姆.庫克(Tim Cook),在華盛頓一家非營利公司EPIC(電子資訊隱私中心,Electronic Privacy Information Center)的年度晚宴上發表演說。蘋果的老闆幾乎從未在華盛頓發表演說,因此庫克本…

不知不覺,你可能早已賣了你自己……

文/吳修銘 收割注意力的產業 二○一一年,美國加州中部的雙河(Twin Rivers)學區面臨棘手的處境。這個學區一直都不富有,二○○○年初期的房地產危機和州政府本身的財務問題,嚴重打擊這個學區。到了二○一○年,學校不只刪減課外活動,就連暖氣這些最基本的項目也被砍。冬季時的某一天,一位學生上傳一張教…